当前位置:

坚守、创新、融合 湖南高质量发展粮食产业

来源:红网 作者:汪衡 姜涵 编辑:李偲 2020-09-07 20:03:43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记者 汪衡 实习生 姜涵 长沙报道

1533亿元!

2019年,湖南粮油加工业总产值1533亿元,同比增幅6.8%,创造新的历史纪录。

湖南是农业大省,自然条件优越,水稻产量居全国第一,自古就有“湖广熟,天下足”之美誉。

从2017年开始,湖南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高质量发展为主旋律,启动实施总投资453230.92万元的“优质粮油工程”,坚持优粮优产、优粮优购、优粮优储、优粮优加、优粮优销“五优联动”,打造“湘字号”粮油品牌,增加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实现从“吃得饱”向“吃得营养、吃得健康、吃得安全”转变。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作为粮食资源大省、产业大省,湖南专注做好“坚守”“创新”“融合”三方面,高质量发展粮食产业。

坚守

“优粮优产”,牢牢坚守质量关

粮食产业发展的重点是什么?

湖南的答案是“优粮优产”。

好粮食首先是种出来的,“优粮优产”的第一步就是培育好的种子。

“这是泰优553,口感超过泰国香米……”走进位于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开慧镇枫林市村的湖南金健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科研基地,公司副总经理吴立群对公司基地每一块试验田里的品种和材料如数家珍。

夏末秋初,炎热的阳光下,200余亩科研试验田金浪翻滚、稻香弥漫。

自湖南省政府实施粮食“千亿产业”工程以来,各科研院所及种子企业坚持选育优质品种、建设制种基地、健全产业开发三个轮子“扣齿连动”,加强科技创新和品牌创建。

以荣获第二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的高档优质稻品种“泰优553”为例,从种进试验田的土壤,到遍布湖南的农田,这条路,它整整跋涉了十年。

“选育一个好的品种(水稻),往往需要近十年。”这是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湖南金健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龙在不断重复的一句话。

好的种子,精细绿色的种植方式,最终一粒粒饱满的“湘”字号稻谷从湖湘沃土中成熟。

为了守住粮食“湘”字号这块金字招牌,湖南不仅有一位着粮食质量安全的“守门神”,还构建了一个庞大的质监网络。

这位“守门神”就是湖南省粮油产品质量监测中心,它作为湖南粮食行业唯一集粮油检测、科研、设计、咨询、培训、期刊于一体的综合性科研检测机构,每年独立承担了湖南绝大部分粮食检验把关服务。

质监网络则是以“1+14+48”模式铺开,即1个省中心、14个市州站、48个产粮大县或人口大县质检站,在这张“大网”的全覆盖下,任何问题的粮油都无所遁形。

湖南省粮油产品质量监测中心主任王达能介绍,为助力湖南省“优质粮油工程”和“好粮油”行动计划,近几年,他们中心每年接收样品一万多份,出具检测数据7万余份。

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水稻只需要收割、去壳、包装就完成了从田园到餐桌的全过程。但事实上,给一粒米做一次“全身体检”,除了众所周知的重金属含量外,还有新鲜度、淀粉含量、脂肪酸含量、农药残留量、真菌毒素等两三百项细化指标。

将稻谷样品去壳磨成粉,经过消解处理后成水溶液,装入容量瓶定容……各种不同的试剂、样本,繁复的数据与实验步骤,一次“全身体检”耗时需要3到5天时间。

检验合格的“湘”字号大米,终于跨越山海,终于走向千家万户。

创新

“云智慧”赋能粮食加工产业

科技是第一动力。推动粮食产业结构优化、动能转换,根本出路在科技创新。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为了贯彻实施“科技兴粮”战略,2019年3月,湖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湖南省科学技术厅印发《关于贯彻落实“科技兴粮”工作的实施意见》,对科技兴粮进行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努力通过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转化科技贡献率、统筹推进科技水平、营造环境激发创新活力,为湖南粮食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在常德经开区,作为华为工业互联网示范企业的金健米业,通过将云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科技与传统的粮食加工行业融合,让大米加工实现了全流程优化。

金健米业有关负责人介绍,大米加工过程中,系统故障排除以前依靠人工值守干预,发现问题不及时,解决问题慢。工业互联网运用到大米加工生产后,一旦系统故障,就会第一时间报警,报告位置和故障情况,缩短了解决问题的时间。现在的新系统还会根据实际问题状况及时调整生产线工作,减少损失。

在工业互联网的加持之下,仿佛生产线上的大米,都变得聪明了起来。这或许,便是云技术的意义。

据金健米业生产负责人介绍,仅包装线人工就由原来每班28人减少到每班14人,减少50%,包装损失减少了1%,能耗下降了10%,产能增加了15%-20%。

“互联网+粮食加工”正在湖南粮食产业不断推广,工业互联网让粮食生产实现了精细化管理,提升加工品质和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

除此之外,科技还体现在现代机械的广泛应用,从全自动随机扦样,原子吸收、原子荧光、近红外线等先进的稻谷检测设备和手段;到郴粮机研发的一键启动、无人值守的第六代砻谷机等粮机专业研制,现代化的器械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更提高了粮食质量。

融合

跨界合作,提高产品附加值

一粒米、一粒油菜籽、一粒芝麻、一颗油茶果,在湖南会变身成什么呢?产业链下端,湖南“优粮优加”的故事更加精彩。

常温是布丁,冷藏是酸奶,冰冻是冰淇淋。一个产品三种吃法,让湖南新中意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常温冰淇淋成为“网红”产品。

2015年,中国粮食第一股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收购了位于常德澧县一家濒临破产的民营企业中意糖果,成立湖南新中意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中意”),迈开了湖南粮食行业跨界糖果生产的第一步。

经过两年近千次试验,常温冰淇淋终于在2019年下半年面市,上市不久便成“网红”。2020年3月—5月,销售额从100万元一下子飙升到1200多万元,成为淘宝等电商平台出货量很大的一款产品。

跨界让湖南粮食产业链不断延伸,科技为产业赋予强大动能。湖南通过大力实施“科技兴粮”战略,推动一批粮油产业项目走在全国同行业前沿。

湖南粮食集团把稻壳和秸秆等农副产品转化为高质量、零甲醛排放的环保健康的“禾香”人造板材,有力地拓展了粮油产业的增值空间;汇升生物科技公司用大米生产海藻糖技术取得突破性创新,产品远销日本和欧美……一大批深加工跨界产品受到市场追捧。延链、补链、强链让湖南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行稳致远。

除了以延伸产业链来提升价值链之外,以市场为导向、实行差异化发展也是湖南粮食产业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

2020年6月18日,全民狂欢618,裕湘天猫旗舰店短短一个多小时,荞麦杂粮面通过三分钟的网红直播带货卖出了110多万元。

“市场有的我们不跟风,没有的我们出题。”裕湘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先银日前接受采访时说。“裕湘谷膳”杂粮挂面系列就是在这种理念下诞生的。

在市场需求指导产品开发的理念下,湖南粮食行业深耕细分市场,研发高品质产品,获得高附值回报。为了解决普通饺子容易煮烂的问题,湖南金健速冻食品有限公司受到郴州湘南手工米饺不容易煮烂的启发,研发出米饺产品。同时,一系列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的产品竞相研发成功,米发糕、水晶烧卖相继上市。

而另一方面,通过细分市场需求开展研发,也让湖南粮食产品走出了国门。金健米制食品有限公司研发的保鲜湿米粉,保质期在常温下达到了1年,已经远销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让湖南米粉在海外飘香。

再过4个多月,就要迈入“十四五”发展时期,回眸“十三五”,湖南粮油产业发展以粮油千亿产业工程和优质粮油工程为抓手,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对于湖南粮食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湖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覃世民表示,“我们是充满着憧憬的。”

来源:红网

作者:汪衡 姜涵

编辑:李偲

本文为粮食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s.rednet.cn/content/2020/09/08/828268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粮食频道首页
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