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宇
回望2022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南方极端高温干旱等困难,我国粮食产量依然再创历史新高,达到了13731亿斤,增产74亿斤,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为稳预期、稳物价、稳经济大盘提供了基础支撑。事虽难,做则必成。今年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我们要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以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为抓手,调动一切资源,想尽一切办法,全力以赴端牢端稳中国饭碗。
抓好物质基础,扛牢耕地保护政治责任。古人云“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耕地是最为宝贵的资源,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护耕地关乎国计民生,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和百姓“米袋子”,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我国耕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部分耕地基础地力相对较差,生产障碍因素突出,违法违规占用耕地问题时有发生。为保障粮食安全,各地要抓好物质基础,在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中,扛牢耕地保护政治责任,千方百计稳面积、稳产量,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严格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17.7亿亩以上,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抓好机制保障,充分保障种粮农民利益。“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粮食是农民的根本所在,只有保证农民切身利益,才能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作推动农业发展的动力。要把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广大农民共同富裕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之所安,法之所系。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抓好机制保障,支持农民拓宽增收渠道,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保障种粮农民利益。同时要落实相关惠农政策,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适当提高粮食的最低收购价,稳定粮价,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让农民种粮有补,心中有谱。
抓好农业科技,牢牢攥紧科学技术手段。科技创新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不仅事关老百姓“米袋子”“菜篮子”,还事关我国农业现代化。据统计,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的53.5%提高到2017年的57.5%,并且在逐年提高当中。我国农业科技整体水平显著提升,让中国饭碗可以端得更稳,农业发展可以更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各地要抓好农业科技这个关键点,牢牢攥紧科学技术手段,纵深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持续抓好种业振兴和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保障农业稳步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李星宇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粮食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