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技能大师、湖南省粮油产品质量监测中心检验分析部副部长张晓燕。
红网时刻记者 李偲 长沙报道
2022年1月,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首批14位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技能大师人选及工作室项目名单,湖南省粮油产品质量监测中心(以下简称“省质检中心”)高级工程师、检验分析部副部长张晓燕成为湖南唯一入选人才。
一份大米,从田园到餐桌,除了收割、碾磨、打包等,背后还有关键一环——质量安全检测。在省质检中心,张晓燕和同事就是这样一群消费者看不见的“把关者”,充当着粮食质量安全的“守门神”。
扎根粮油质检一线16年
自河南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张晓燕已经在粮油产品质量检测一线工作了16年。2007年,她在首届全国粮食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粮油质量检验员三等奖;2012年取得高级粮油检验师资格。
张晓燕和同事正在做稻谷样品物理检验。
一份稻谷样品进入省质检中心,做一个“全身”体检,要检测质量指标、存储指标、卫生指标,近25个小项目,一般需要3~5天。
张晓燕介绍,2021年,检验分析部团队共检测了2670多个样品,出具数据超47600个。而往年遇检测高峰期,一年处理过16000多个样品,任务量之庞大可想而知。
因此,几乎每天“泡”在实验室,在完成繁重的检测工作的同时,张晓燕就在思考研究怎样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下改进检测方法、提升效率。
2018年,张晓燕通过多年检测技术研究,提出了稻谷、玉米脂肪酸值测定改进方法,将检测效率提高30%,每年可节约成本2万余元。她介绍,采用原标准试样处理,5~6人合作,一天7小时大概可以检测30~40个样品,采用改进后的方法,效率可以提升至100个样品左右。
2010~2011年,她还参与稻米重金属快速检测设备的开发与验证,省质检中心与钢研纳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研发出镉的快速检测仪,产品已实现销售收入3亿多元。
2021年,张晓燕成功申请一种实验室用免洗漏斗的国家专利。这项实用新型专利能够方便对漏斗进行更换使用,减少破损,降低试验经费,还能在保障实验效果的前提下节省操作时间。同年,张晓燕还与一位同事合作取得了一种手持式便于放料的粮食水分检测设备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虽小,但张晓燕希望未来这些专利能够应用到更多检测实验室,让同行享受到便利。
作为湖南省粮油检验员职业技能培训资深老师,张晓燕还先后带班20多次,培养中高级检验员1200多人,两次担任国家技能大赛湖南省队的教练员,两次担任国家技能竞赛的裁判员。
张晓燕正在做稻谷脂肪酸值测定实验。
为实验室里“煮饭”研发新设备
获评“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技能大师”,不仅仅意味着荣誉,还带来了新任务。张晓燕将设立工作室,启动稻米蒸煮品质仪器设备的研发。
湖南是水稻主产省,2011~2020年稻谷年产量稳定超2600万吨。全省储备粮也以稻谷为主。而储备稻谷入库必检、出库必检、在库还得抽检。蒸煮品质是判断稻谷存储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实验室里煮个饭,还需研发专业设备?
张晓燕告诉记者,蒸煮实验是为了检验米饭的气味、光泽、色泽、软硬度(适口性)等多项指标,以判断存储后的稻谷状态,决定处理用途等。而蒸煮品质实验操作较为繁杂,一份大米样品称量10克、3次清洗、加水、蒸煮等环节,主要以检验员操作为主,不易实现完全标准化控制。有差别的实验过程势必致使结果出现偏差。
因此,张晓燕的目标是研发出一种稻米蒸煮实验过程中使用的仪器设备,能够代替检验员完成从称量到蒸煮环节的工作,科学的清洗、加水系统,精准控制加水量,保证每个样品的相同实验条件,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同时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
省质检中心成立于1958年,拥有600多台(套)总价值超3000万元的仪器设备,是全国首批“科技兴粮示范单位”,拥有“国家粮食-稻谷产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粮食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营养与品质控制分实验室”三个国家级中心资质。该中心一直承担着省储备粮入库、库存、出库的品质检测任务,2019年国家粮科院还在该中心开展大米品尝评分参考样品的制定工作等,因此整个团队对稻米各指标尤其是蒸煮品质的检测具有丰富经验。
未来,张晓燕将在省质检中心的支持下,组建一个12人左右的团队,希望通过2年时间的努力,将整套设备生产出来,并推广至全国的粮食行业检测实验室。
人才科技兴粮大有可为
近年来,湖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大力打造“粮储湘军”,粮油质检专业人才成为一支重要组成力量。全省粮食质检系统多人捧回了全国粮食行业技能拔尖人才、全国粮食质量安全工作优秀个人等重要荣誉。
“老百姓越来越重视粮食质量安全,国家开展粮食和物资储备高水平人才选拔培养,大力培育质检人才、支持质检机构专业化发展。”谈及未来职业发展,张晓燕充满信心。
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在追求从“吃得饱”到“吃得安全”的过程中,粮食质检的重点是把关合格。张晓燕认为,当下全社会正在从“吃得安全”向“吃得健康”快速迈进,在质量把关的基础上,对营养和品控的需求以及研究将会更加广泛。
她以目前市场上涌现出富硒大米等多种功能性大米情况为例,企业和市场在开发更多促进人体健康和改善营养的产品,相应就对品质检测、标准制定、产品研发等提出更多需求,也就给了质检机构和人才更多发挥空间。近几年她和同事已经深入参与到湖南“优质粮油工程”建设项目、主持“湖南好粮油”产品标准制定等工作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人才科技兴粮兴储大有可为。”张晓燕表示。
相关链接:
来源:红网
作者:李偲
编辑:丁洵
本文为粮食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