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市场与信息化司副司长宋丹阳,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刘莉华,畜牧兽医局二级巡视员辛国昌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副主任刘均勇主持发布会。
曾衍德介绍,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一招不落抓好粮食生产,全力保障“菜篮子”产品有效供给,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做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加固、稳中向好。夏粮产量达2916亿斤,创历史新高;生猪生产全面恢复,供求形势持续改善;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248元。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形势,为夺取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了有力支撑。
夏粮丰收到手购销两旺 秋粮面积增加长势正常
大暑近,农事忙。目前各地正紧张有序开展“三夏”生产。曾衍德介绍,今年夏粮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面积增加398.2万亩、扭转了连续5年下滑势头,亩产367.7公斤、连续3年提高,产量2916亿斤、比上年增加59.3亿斤,均创历史新高。今年夏粮品质持续调优,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占37.3%,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收获损耗降低,小麦机收率超过98%,主产区机收损耗率下降1个百分点以上。此外,早稻收获近七成,也呈增产趋势。
小麦夏收基本结束,目前正处于购销的高峰期,农民最关心夏粮能否卖得出、能否卖个好价钱。宋丹阳介绍,今年小麦购销市场呈现产量高、粮源足,质量高、价格好,购销旺、进度总体正常等特点。小麦品质提升,特别是北方小麦质量普遍较好,多元主体采购积极性高,价格高开后稳中有升,收购进度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正常。从后期走势看,预计小麦价格将保持基本稳定,大涨大跌的可能性都不大。考虑到今年夏季雨水偏多,粮食保存难度较大,他建议农民朋友适时售粮、早日变现。
夏粮丰收到手,首战告捷,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在秋粮,抓紧抓实秋粮生产非常关键。刘莉华介绍,目前,除南方双季晚稻外,秋粮面积都已基本落地,预计超过12.9亿亩,总体稳中有增,在田作物目前长势总体正常,全年粮食丰收基础较好。
七、八、九月是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旱涝、台风等灾害频发重发的时期。刘莉华表示,农业农村部将重点做好三项工作,千方百计夺取秋粮好收成。一是抓好“双抢”,确保早稻颗粒归仓,晚稻种足种满。目前正是南方早稻抢收和晚稻抢插的大忙季节,农业农村部已组织双季稻主产区抓紧调度农机具,加快早稻收获进度,确保颗粒归仓。搞好茬口衔接,抢时抢种晚稻,力争种了早稻的田块都种上晚稻,确保晚稻面积落实。二是抓好防灾减灾,减轻灾害损失。扎实开展“奋战100天抗灾夺秋粮丰收行动”,加密监测、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重点防范好东北地区夏伏旱、黄淮地区局部洪涝、长江中下游高温热害等灾害,抓好草地贪夜蛾、水稻“两迁”害虫等重大病虫害防控。三是强化指导服务,推进措施落实。组织开展分省包片督导,推动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措施的落实。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到生产一线,蹲点包片指导农民落实好田间管理措施。
猪价下跌趋势得到遏制 猪肉市场供需总体平衡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6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564万头、相当于2017年年末的102%,生猪存栏4.39亿头、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99.4%,上半年猪肉产量2715万吨、同比增加35.9%,生猪生产全面恢复,供求形势持续改善。
随着产能恢复、供应增加,从今年2月份开始,生猪价格连续5个月下降,一些养猪场户陷入亏损。生猪价格走势成为发布会上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
辛国昌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介绍,针对这种局面,农业农村部已连续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养猪场户避免投机性压栏和恐慌性出栏,加快淘汰低产母猪,并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猪粮比价过度下跌的一级预警,分两批收储猪肉3.3万吨。近期,猪价下跌趋势得到遏制,7月份以来,猪价基本稳定在成本线附近,活猪价格每公斤16元。
辛国昌分析,未来一段时期猪肉市场供需总体平衡,随着消费趋旺,可能能够回到正常的利润水平。他提醒广大养猪场户,养猪高利润阶段已经结束,要多关注农业农村部门的官方预警信息,加快淘汰低产母猪,不要盲目压栏,不能以投机心态安排生产,要做好长期的节本增效工作。
为抑制和缓解“猪周期”,避免猪贵伤民、猪贱伤农,辛国昌介绍,农业农村部将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巩固生猪生产恢复成果,防止一些地方在政策上“翻烧饼”,营造有利于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的良好环境。同时,抓好非洲猪瘟的常态化防控,加强技术指导服务,推广饲料精准配方和配制工艺,帮助养猪场户在低谷期节本增效,渡过难关。二是加快建立稳定生猪产能的调控机制。进一步加强生产与市场的监测预警,加强信息发布服务,使养殖场户能够及时准确掌握市场信息,理性调整养殖规模。特别是推动以能繁母猪存栏变化率为核心的调控指标,建立生猪生产逆周期调控的触发机制。三是促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加快建设现代生猪养殖体系,实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继续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支持龙头企业帮带中小养殖户改变传统养殖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 多措并举稳定良好形势
今年以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在全力抓好粮食和农业生产的同时,把促进农民稳定增收摆在重要位置,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曾衍德介绍,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248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1%,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3.4个百分点。农村外出务工总量和收入水平实现双增长,外出劳动力总量达到1.8亿人、同比增长2.7%,月均收入达到4290元、同比增长17.6%。同时,脱贫地区特色产业稳步发展,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形势较好,推动脱贫人口外出务工3060多万人,脱贫人口收入增速继续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
有记者提出,今年农资价格上涨推高农业生产成本,农民收入增长面临较大压力。对此,曾衍德回应,农业农村部将加大力度做好四方面工作稳定农民增收的好形势。
一是稳定提升经营性收入。除了落实好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等政策外,还要注重节本增效,引导农民应用节水节药等技术,发展以农机作业为主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为小农户提供代耕代种、病虫统防统治、肥料统配统施等服务,降低生产成本。还要提质增效,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让优质农产品卖得出也卖得上好价钱。
二是努力增加务工收入。促进外出务工增收,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外出务工收入水平。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增收,推动农民在县域内就近就地就业,如在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村电商从业,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返乡留乡自主创业等。
三是拓展转移性收入。今年中央财政拿出200亿元补贴实际种粮农民,要尽快落实,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还要扩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试点,扩大中央财政对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以奖代补试点覆盖范围,同时继续加大对脱贫地区和脱贫户的扶持力度,保障农民转移性收入稳步提升。
四是释放改革红利。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盘活农村闲置资产资源,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在更广领域、更深程度释放改革红利,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余瑶 杨迪
编辑:李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