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种植基地引进高品质花生品种,20余万亩订单基地指导农民科学种植,60万吨综合容量确保粮油储存品质,九大科研平台为粮油品质保驾护航,线上线下销售同步推广......如今在“中国好粮油示范企业”金胜粮油集团有限公司,“五优联动”已贯穿于产购储加销各个环节,为“齐鲁粮油”公共品牌的建设增光添彩。
金胜粮油集团有限公司的典型做法是“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的一个缩影。在“中国好粮油示范县”莒南县,除了金胜集团,还有像兴泉油脂有限公司、玉皇粮油食品有限公司这样的“中国好粮油示范企业”,他们发扬沂蒙精神,积极参与“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品牌效应不断增强。
近年来,国家大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作为其中的一个子项,以“增加优质粮食供给,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为目标,把“五优联动”贯穿于此行动计划全过程,引导优质粮油产品消费,挖掘培育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围绕“从田间到餐桌”各环节,统筹谋划、补齐短板、系统推进。
山东某“中国好粮油”示范企业改造项目模型 李雯雯/摄
创新模式 强化示范带动
2019年财政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的意见》指出,要发挥“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引领作用,放大示范带动效应,支持示范企业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结成利益共同体,开展订单收购,建设种植加工基地,增加优质粮油产品,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目前,在各地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探索下,“公司+科研+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互联网+粮食”等一大批适合本地的创新模式悄然兴起,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好粮油是种出来的。各地抓住“优粮优产”关键环节,充分发挥流通反馈激励作用,支持示范县(市)和示范企业创新模式,与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开展种植基地建设和优质粮食订单农业,实现连片种植和规模化经营。作为优质粮食工程第一批“中国好粮油”内蒙古行动示范企业,恒丰食品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十分重视小麦种植基地建设工作,通过加大“农户订单”种植、建设高标准连片基地、与农户共同成立合作社等多种模式,使绿色优质小麦订单种植规模达到50万亩,涉及近2万农户。“河套地区小麦收购价比河南、河北、山东等主产区的平均收购价高0.6~0.8元/公斤,连续20多年保持全国量产小麦收购的最高价格,每年为当地农民增收1~3亿元。”集团董事长魏建功表示。
《“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实施指南》指出,要推进“互联网+粮食”行动,发展粮食电子商务和新型零售业态,构建经济高效的优质粮油销售渠道。近几年,“互联网+粮食”这一创新模式发展得如火如荼。湖北省京山市抢抓创建国家“优质粮食工程示范市”机遇,以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认真实施“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大力构建“互联网+优粮优销”体系,全力打造高质量高价值供应链。京山市大力探索“互联网+粮食”模式,打造粮食供应链互联网交易平台,依托金瑞(京山)粮食营销服务平台,建设京山粮食信息中心、交易中心、集散中心、配送中心,推动传统粮食企业从线下走到线上,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有效提升了粮食产品竞争力。京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伍英说:“2018年以来,7家专店网上产品销量3.2万吨,销售额达到1.54多亿元。”线上线下,共同发力。打开“好粮有网”APP,“精品主食”“成品粮油”等一系列山东优质粮油产品映入眼帘,消费者随即可下单进行线上购买。为做响“齐鲁粮油”公共品牌,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阿里巴巴携手共建智慧粮食交易平台,全力构建产业互联网,推进线上线下全面融合。 目前,“好粮有网”粮油智慧交易平台入驻粮油企业100余家,具有大宗粮油交易、电商销售、产品推介和企业展示等多种功能。
吉林省舒兰市同样注重强化模式创新,积极探索“品牌+电商”扶贫新模式。舒兰市人民政府市长金华介绍说:“2017年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开展战略合作,在平安镇双河村实施百公顷绿色水稻扶贫项目试点,带动农户137户,其中贫困户37户,户均增收1.4万元,实现贫困户增收脱贫与现代农业发展的互促共赢。”此外,舒兰市在线上京东商城开设“中国特产·舒兰馆”,线下新建企业直营店,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发展。
“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的实施既确保了农民收益,又保证了企业效益。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规划建设司负责人说:“‘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通过提升粮食产品价值链,实现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达到满足市场需求的目的,粮食产品价值提升必然带来企业效益的提高,并将部分价值反哺种粮农民,保护了种粮农民的积极性。”
品牌引领 提高产品美誉度
两部门《关于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的意见》已明确指出,要加强粮油品牌建设,推出一批具有较高市场知名度、美誉度和竞争力的粮油名牌产品,拓宽销售渠道,增加有效供给。目前,“齐鲁粮油”“荆楚大地”“天府菜油”“山西小米”“吉林大米”“广西香米”“天赋河套”等一些地域公共品牌开花结果,进入消费者视野,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认可,引导大家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
“酒香也怕巷子深。”各级粮食和储备部门通过多种宣传方式,积极宣传“好粮油”产品,普及营养知识,提高全社会健康消费认知水平。为强化“齐鲁粮油”品牌建设,山东省高起点定位、高频次推介、全媒体宣传、全平台推进,通过举行“齐鲁粮油中国行”系列活动、搭建理论研讨平台等方式,推动粮食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扩大山东粮油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规划引领,顶层设计。2018年,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会同财政厅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进山东粮油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2019年,优质粮食工程和齐鲁粮油品牌建设列入省委1号文件。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王伟华表示:“我们认真落实国家局部署要求,制定实施方案,完善制度规定,加强督促指导,严格绩效评价,广泛宣传推介,积极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建设,特别是“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目前已支持13个示范市县,56家示范企业,总投资超过60亿元,涌现出一大批好粮油示范企业。”
有了雄厚的粮油产业实力和众多优秀的粮油企业,为凝聚行业、企业、企业家的力量,2019年12月10日,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在济南举办了山东粮油产业联盟成立大会暨“齐鲁粮油”品牌建设培训班,省内34家粮油企业入选首批联盟会员。山东粮油产业联盟的正式成立,为“齐鲁粮油”品牌的发展搭建了互动、协同、创新的合作平台,山东将更有信心、有底气打造好“齐鲁粮油”公共品牌。
2019年11月22日,四川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在北京举办了“天府菜油、香飘九州”北京专题推介会。会上,“天府菜油”产业创新联盟与京东集团、眉州东坡集团、四川省种子协会分别签署了“天府菜油”品牌战略合作协议。四川省粮食和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丽萍表示:“四川省将做大做强做优‘天府菜油’省级区域公共品牌,加快建设现代化‘川粮油’产业体系,推进粮油产业实现更高层次、高质量发展,推动四川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近年来,四川省结合“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坚持“五优联动”,积极创设“天府菜油”公共品牌,做强做大油菜产业,促进“天府菜油”向千亿产业迈进,力求实现“5个10”目标:打造10个“天府菜油”核心产品,培育10个销售收入10亿元的骨干油脂企业,建设10个10万亩优质基地,新增订单收购10万吨,到2020年菜油优质品率提高10个百分点。
谈及优质粮食工程对公司的变化,成都市新兴粮油有限公司总经理姜敏杰感受颇深:“自从实施‘中国好粮油四川行动’以来,公司不断调整战略思维,进行特色化、差异化竞争,产值在两年内增加到8亿元。有了政府和资金支持,我们将加快发展速度,加大研发力度,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
借着优质粮食工程的东风,山西省发力“山西小米”品牌建设,打好“特色”“优质”牌。省政府成立“山西小米”品牌建设领导小组,投入2074万元推动品牌建设,并成立产业联盟,实现抱团发展,坚持做好团体系列标准完善、绿色有机基地建设、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等工作,夯实品牌基础。
2019年5月,位于重庆市渝北区悦来滨江路的总面积180平方米的“山西小米”(重庆)体验馆挂牌成立。体验馆追溯“山西小米”的历史起源,深度挖掘“山西小米”的品牌内涵,集中展示“山西小米”产业联盟的优质产品,有力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山西省近几年注重“山西小米”品牌推广,创新宣传方式,广泛建立合作机制,拓展品牌“朋友圈”,在稳固京津市场的同时,进军沪广深市场。还通过拍摄文化宣传片、编写《山西小米志》,以挖掘品牌文化,提升核心竞争力。
目前,在“山西小米”省域品牌的带动下,忻州“中国杂粮之都”、朔州“中国杂粮强市”、长治“中国小米之都”等一批特色杂粮市县陆续授牌,涌现出“武乡小米”“怀仁绿豆”“岢岚红芸豆”等一批县域品牌和“沁州黄”“东方亮”“太行明珠”等一批企业品牌,省、市、县、企业立体化品牌体系逐步形成,杂粮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初步显现。
科技护航 引导科学消费
粮油有了质量保障,消费者才能“吃得放心”“吃得健康”。《“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实施指南》指出,地方各级粮食和储备部门、示范县(市)和示范企业要建立标准领跑者激励机制,走“标准引领”“以质取胜”之路,加快推广粮油产品适度加工,发展粮食循环经济,促进粮食资源综合利用。
在金胜集团,“国家花生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国家博士后工作站”“山东省院士工作站”等九个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研发的七星原生初榨花生油高端油脂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莒南县人民政府县长郇恒赛说:“目前,全县花生加工企业累计研发新产品项目52个;取得国家专利109项,其中发明专利35项,承担国家星火计划项目2个;获得省科技进步奖3项;转化实施农业领域科技成果32项。”
作为全国最大的优质花生良种繁育基地、花生商品生产基地和出口贸易集散地的“中国花生之乡”莒南县,全县依托花生资源优势,坚持做大做强花生特色产业,实现莒南花生“标准化生产、精深化加工、集群化发展、国际化购销”“买全国,卖全球”。
江苏省也走在粮食科技创新的前列。近年来,江苏省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开展粮食大数据挖掘与应用,聚焦粮食流通各环节,具有示范意义。在“生产”环节,逐步建成一批“好稻种+好生态”的“苏米”生产基地;在“购销”环节,研发国内首款面向农民售粮的省域“满意苏粮”APP;在“储存”环节,无锡、苏州研发的粮库智能机器人,实现了库区自动巡查等功能;在“加工”环节,江苏宝宝集团“国家稻谷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成功利用生物法提取米蛋白,为企业新增产值过亿元;在“消费”环节,苏北粮油有限公司与京东合作,采取线上网络营销和线下实体配送结合方式,构建新型粮油销售经营网络和服务平台。
为提高“苏米”品质,江苏省深化开展粮食产业发展核心技术攻关,创建“江苏省优质稻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5家省级以上联盟单位,成立全国首个“国家优质粮食工程(南京)技术创新中心,各示范企业相继与部分科研院所建立了创新联盟,聚力解决制约粮食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张生彬说:“截至目前,全省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4个,江苏省名牌98个,工商总局授予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4个,质监总局授予的地理标志产品11个。”
在“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的引导下,湖北省注重创新驱动,充分发挥湖北教育和人才资源优势,以优质粮食工程为牵引,注重规划指导、平台搭建和政策扶持,促进“荆楚大地”品牌可持续发展。每年发布粮食科技创新及软科学研究引导目录,每年持续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校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促进成果转化运用,强化人才支撑,做大做强“荆楚好粮油”。
如今,潜江市与院校合作建立虾乡食品“院士工作站”,监利福娃集团依托华中农业大学、武汉轻工大学先后组建“食品技术研究中心”“稻谷加工工程技术中心”,湖北枣阳三杰集团也先后与武汉轻工大学、湖北文理学院共建小麦加工、生物质气化技术研究(研发)中心,研制的麦芯粉、蔬菜杂粮面叶、鲜湿面、早餐面、小麦麸皮高纤休闲食品,填补了市场空白。三杰集团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十堰鑫榄源油橄榄的科技创新发展模式等各具特色,为粮油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有力的科技人才支撑。湖北省粮食局副局长胡新明介绍说:“全省共创建了53个‘荆楚好粮油’产品,其中5个被评为‘中国好粮油’,34个品牌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282个产品获绿色、有机或无公害等称号。”
来源:中国粮食经济
作者:李雯雯
编辑:李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