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4月12日讯每天早上吃一碗地道的鱼粉,是很多市民的习惯。不过,一筐百福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经营的“黑米姐姐”早餐店却把以往制作米粉的白米换成了黑米,目的是让更多市民了解优质稻,进山认领荒地。公司总经理肖秀玲告诉记者,开黑米体验店就是为了方便更多市民能够吃到黑米产品,促进黑米的消费,对发展山区农户种植黑米起到推动作用。我区作为全市的水稻主产区,在破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一筐百福公司推出了私人订制认领半亩山田,爱心助农黑米种植项目,通过从以往的重产量向重质量转变,发展特色优质稻,拉近都市人与农耕田园的距离。
为了进一步推广特色优质稻种植,进入农忙时节后,肖秀玲一有时间就进村入户劝耕。对于特色优质稻的种植,山里的农民们思想不一,公司对于不同想法的农民也拿出了不同的解决办法。对于不愿意种植的农民,肖秀玲就把农民手中的土地租下来;对种植黑米表示感兴趣的农户,肖秀玲就安排公司为农户种植全程提供技术与服务支持,帮助农民们种好黑米,确保产品质量。在解除农户与城里“新农民”们对私人订制认领半亩山田项目的各项疑虑中,肖秀玲还把参与项目的业主们都请到自己认领田间,为大家分析土壤结构、规划种植方向、了解优质稻情况,并现场签认领合同。在保和瑶族乡仙鱼岭村认领了半亩山田的市民肖洪国告诉记者,认领山田后,可以通过农耕体验文化来进入大自然,让家庭和孩子,从繁忙的学习工作中走出来,回到大自然,感受这份农耕文化的魅力。一口黑米鱼粉,咽下的是老味道,留住的却农村这片好山水。围绕农业供给侧改革,现在,越来越多城里人和村民合作,加入到让田野变希望的乡村振兴行业中。“我们公司希望通过订制这个方法把我们区的特色优质稻种植规模做大,使更多的城里人来消费,也吸引更多农村的农户和土地来种植特色优质稻,从而打响我区的特色优质稻品牌,产生效益,实实在在帮助农民增收。”肖秀玲说。
来源:红网北湖站
编辑:姜姿
本文为红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