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美豆易涨难跌 国内市场获支撑

来源:粮油市场报 作者:毕慧 编辑:李偲 2018-05-03 15:08:12
时刻新闻
—分享—

  在中美贸易摩擦的暴风骤雨过后,近期内外盘豆类期价对此前贸易摩擦带来的风险持续修复,内外盘期价的联动性有所增强,美豆期价的强势给国内豆类市场带来联动支撑。

  美豆春播天气扰动市场

  “五一”假期外盘美豆粕期货全线大涨,带动美豆期价重新站上1050美分/蒲式耳上方。

  目前,阿根廷大豆减产预期逐渐进入兑现阶段,截至4月29日当周,阿根廷大豆收割率达到54%,比上年同期高出21.7个百分点。已经收获的大豆产量达到2200万吨,交易所预计2017/2018年度阿根廷大豆产量将达到3800万吨。

  随着阿根廷大豆收割过半,市场担心阿根廷可能削减豆粕出口计划,令美豆粕期价从中受益,带动美豆期价持续偏强运行。因此,南美大豆供应总量下降已成为美豆期价的重要支撑。

  同时,随着北美春播大幕拉开,美豆播种进展也将成为影响远期美豆期价的重要因素。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每周作物生长报告显示,截至4月29日当周,其大豆种植率为5%,追平5年均值,但仍低于预期的7%和去年同期的9%。

  此前4月份天气寒冷,令玉米和大豆播种进度一度出现放缓迹象,未来5月份美豆产区的天气变化仍将对美豆春播进展产生重要影响。

  中美贸易谈判引关注

  此外,5月份中美经贸关系的进一步演变令市场高度关注。本周市场颇为关注美国财长即将在5月3日~4日的访华行程,将就当前的贸易问题进行磋商。市场关注中美两国能否达成协议,谈判的结果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对美豆的进口需求。理论上来讲,如果中国对美豆加征25%关税,届时美国大豆出口总量会下降2500万吨,虽然美国国内压榨量上升,但受制于压榨产能的限制,实际压榨量大幅增长的可能性并不大。出口至南美进行压榨的数量会大幅增加,因此美豆出口总量实际下降幅度可能不及市场预期。这一场贸易战的结果可能并不会影响全球大豆贸易总量,但是对各国进出口以及在南北市场的压榨份额或将重新分配。如果谈判没有实质性进展或者贸易摩擦升级,则需要继续关注基金持仓动态和美豆春播进展;如果能够达成共识,这将对美豆期价构成进一步提振。但无论协议达成与否,美豆期价易涨难跌的格局已经形成。在中美贸易摩擦的暴风骤雨过后,近期内外盘豆类期价对此前贸易摩擦带来的风险持续修复,内外盘豆类期价的联动性有所增强,美豆期价的强势给国内豆类市场带来联动支撑。

  进口大豆到港压力显现

  从当前的进口成本来看,截至5月2日,6~9月船期的美湾大豆进口到岸完税成本价格为3416~3460元/吨。巴西桑托斯大豆5~9月船期进口大豆完税成本3457~3587元/吨。可见5~9月份船期巴西大豆较美湾大豆价格高79~127元/吨。近月巴西大豆和美湾大豆进口完税成本差距逐渐扩大,主要是受到基差和升贴水价格上涨的带动。由于中国对美国大豆是否征收高关税悬而未决,但国内油厂集中转向南美采购推高了产地基差和升贴水报价。受到中美贸易摩擦忧虑升温的影响,未来进口大豆的到港成本仍将高企。5月份大豆到港量预计将达到960万吨,6月份到港量将接近980万吨。进口大豆到港压力的持续显现,令国内大豆库存将在7月份达到阶段性高峰。

  生猪母猪存栏量双双回升

  今年以来,我国生猪整体产能呈现出明显的回升趋势。尽管能繁母猪总体存栏水平仍然处于历史低位水平,但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的提高,是推动产能快速恢复的重要因素。总体来看,今年的生猪养殖业或许是近10年行情最为惨淡的一年,规模效应导致的供应宽松短时间难以扭转,在规模化企业“逆周期”的大潮下,生猪养殖行业还将面临较长时间的低迷期。除非有相关的生猪收储政策的出台,否则猪价踩踏式下跌的格局短期难以扭转。虽然存栏生猪数量的增长提振豆粕消费预期,但需要关注猪价的持续下跌是否令部分养殖户加速出栏,预示短期消费上升之后仍将面临需求回落风险。

  宝城期货认为,美豆期价易涨难跌的格局已经形成,对国内豆类市场带来联动性支撑。短期国内大豆市场供给仍有保障。国内油厂开工率继续高企将令豆粕供应更加宽松。需求的复苏力度决定豆粕现货市场的疲态能否出现转变。如果油厂豆粕库存无法顺利传导至下游养殖行业,届时油厂豆粕胀库将不可避免。同时,市场仍需防范中美大豆贸易战爆发风险,届时国内豆粕价格将水涨船高。

来源:粮油市场报

作者:毕慧

编辑:李偲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粮食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