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过了腊八就是年” 稻米市场需求好转

来源:粮油市场报 作者:郑红明 编辑:李偲 2024-01-19 16:18:42
时刻新闻
—分享—

进入1月中旬以后,中晚稻收购逐渐步入下半场,南方大部分主产区收购已基本结束。当前各地稻谷收购进度快慢不一,差距较大,区域间市场供应压力也将有所不同。“过了腊八就是年”,随着“腊八”到来,销区大米备货开始增加,带动大米需求好转,利于市场止跌企稳。

稻米市场逐步止跌

继续向下动力不足

经过前期连续走弱后,随着农历腊月的到来,稻米需求开始回升,市场出现止跌企稳迹象,局部地区小幅波动。1月16日,黑龙江佳木斯圆粒稻谷收购价2620元/吨,龙江圆粒稻谷收购价2700元/吨,鸡西大米加工企业圆粒粳稻收购价2720元/吨、圆粒粳米出厂价370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吉林德惠大米加工企业超级稻谷收购价3180元/吨,超级稻米出厂价430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河南中晚籼稻收购均价2650元/吨,周环比下跌10元/吨。湖北中晚籼稻收购均价2793元/吨,周环比下跌5元/吨;中晚籼米出厂均价4104元/吨,下跌7元/吨;“丰两优”稻谷收购价2850元/吨,持平。江西普通中晚稻收购价2800元/吨,“黄华占”稻谷收购价2960元/吨,周环比均回落20元/吨。安徽普通中晚稻收购价2870元/吨,周环比持平。湖南普通中晚稻收购价2800元/吨,“黄华占”稻谷收购价294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浙江杭州市场江苏优质大米4540元/吨,安徽普通大米4440元/吨,周环比均上涨20元/吨;东北优质大米批发价5800元/吨,安徽优质晚籼米5200元/吨,均持平。福建粳米批发均价5100元/吨,周环比持平;中晚籼米4590元/吨,下跌10元/吨。

新稻收购南快北慢

市场化收购增幅大

由于2023年产稻谷质量较好,前期市场看涨预期较强,市场化收购的稻谷同比增加较快,除黑龙江和河南等省外,大部分主产区新稻收购进度较快,尤其是籼稻收购进度同比明显偏快,呈现南快北慢的特征。由于2023年中晚稻产量小幅下降,从大部分主产区看,春节前新稻出售压力同比有所下降。

截至1月9日,吉林入统企业累计收购稻谷361万吨,同比增加59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累计收购97.5万吨,其他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63.5万吨。截至1月1日,辽宁累计收购粳稻191.9万吨,同比增加28.6万吨。由于黑龙江最低收购价稻谷收购量同比大幅下降,使得黑龙江稻谷收购同比大幅下降,导致粳稻收购同比偏慢。虽然北方粳稻收购旺季结束期为2月底,但由于今年2月份基本处于春节期间,元宵节过后,2月份就基本结束了,因此,本年度旺季粳稻收购量同比下降基本定局。

目前南方主产区中晚稻收购已基本结束,除河南外,南方其余主产省收购进度同比均偏快。截至1月16日,江苏稻谷收购量达925.65万吨,同比增加29.9万吨,已完成预计收购量。其中,国企累计收购360.65万吨,同比增加24.55万吨;其他社会主体收购565万吨,同比增加15.36万吨。截至1月15日,江西累计收购中晚籼稻387万吨,同比增加52.5万吨。其中,国有企业收购78万吨,同比减少1万吨;非国企收购309万吨,同比增加54.5万吨。安徽累计收购中晚稻711.5万吨,同比增加91.7万吨,已经比上年旺季收购总量高出92万吨,主要是该省2023年稻谷增产,粮源增多。其中,国企收购205.2万吨,同比减少2.8万吨;非国企收购506.3万吨,同比增加94.5万吨。截至1月10日,河南市场化收购中晚籼稻147.8万吨、粳稻3.4万吨,合计151.2万吨,同比减少63.2万吨。主要是2023年没有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而上年同期的托市收购量达到106.6万吨。

新稻收购呈现出南快北慢、籼快粳慢,市场化收购同比大幅增加等特征。而南快北慢、籼快粳慢归根结底是黑龙江收购进度较慢,尤其是托市收购大幅减少引起的;市场化收购大幅增加主要是稻米市场价格总体较高,尤其是南方市场前期走势强劲,市场主体一度对后市较为看好、收购积极所致。

市场需求旺季临近

企业挺价意愿增强

由于新稻市场化收购同比大增,市场供应压力从农户转移到了企业。随着稻米市场走低,企业利润大幅缩水。以前年度,因玉米价格较高,刺激大米副产品价格走高,可以部分弥补稻谷价格偏高的影响。2023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玉米价格出现大幅下跌,带动碎米和米糠价格走低,对大米加工企业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限产成了不得已的选择。农历腊月到来后,大米备货需求逐渐增多。

由于前期加工企业开工率较低,大米库存不高,在需求推动下,稻米市场购销趋于活跃,价格可能小幅回暖,但难以出现趋势性行情,总体将以稳为主。由于各地新稻收购进度不同,进入农历腊月后,市场表现也将会有所差异。

国际市场天气主导

大米仍有可能上涨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1月份的最新报告,2023年全球大米价格上涨了21%,主要原因是厄尔尼诺天气导致印度大米减产,为避免国内稻米价格和物价过快上涨,印度收紧了大米出口政策。虽然全球第二大和第三大大米出口国越南和泰国增加出口,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印度的出口降幅,但并不能全部弥补,导致国际大米价格一度出现大幅上涨。

当前,厄尔尼诺天气对亚洲大米生产造成的影响仍在显现。印尼农业部1月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由于厄尔尼诺现象影响生产,今年1月至2月印尼大米产量预计为225万吨,同比下降46.3%。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长期干旱预估使印尼2023年大米产量减少2%,并使2024年主季稻谷播种工作推迟。

截至目前,2023/2024年度印度国有机构已收购4639万吨稻谷,低于上年同期的5340万吨。由于印度国内大米价格仍然高企,预计短期大米出口政策不会放松,国际大米价格短期仍将保持坚挺。由于新作将在2月至3月份上市,当前市场供应水平有所下降,国际大米市场短期供应仍然偏紧,而市场需求仍较强劲,预计部分主要出口国仍有创出阶段性新高的可能。

上周,泰国5%破碎率大米价格为646美元/吨,周环比下跌13美元/吨,仍处于2008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附近;越南5%破碎率白米报价655美元/吨,巴基斯坦5%破碎率白米595美元/吨,印度5%破碎率蒸谷米510~517美元/吨,周环比均持平。

由于国际大米价格居高不下,与国内大米的价差也持续保持高位。1月12日,广东早籼米批发价4150元/吨;泰国大米(5%破碎率,下同)到港完税理论成本5247元/吨,国内外价差-1097元/吨;越南大米到港完税理论成本5262元/吨,价差-1112元/吨;巴基斯坦大米到港完税理论成本4801元/吨,价差-651元/吨。由于大米进口成本仍较高,预计短期国内大米进口仍将保持较低水平,对国内稻米市场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来源:粮油市场报

作者:郑红明

编辑:李偲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粮食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