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保耕地更要建良田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乔金亮 编辑:李偲 2023-12-26 15:33:44
时刻新闻
—分享—

耕地质量提升涉及土壤改良、污染治理、耕地建设等方方面面,是个慢变量,改善地力需要多年之功。建成高标准农田不是耕地建设的终点,而是新起点,还要持续采取农艺措施,确保建成一亩、护好一亩。

农田建设迎来重大利好。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优先把东北黑土地区、平原地区、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的耕地建成高标准农田。近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作为本次增发国债的第一批项目下达地方,1254亿元投向5400万亩农田,优先支持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

近年来,中央先后实施农田水利骨干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黑土地保护工程、耕地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工程。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明确了各地耕地保护任务并落地落图,省级党委和政府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也已建立。一系列硬措施初步遏制了耕地总量下滑趋势。数据显示,耕地总量连续两年净增加,累计超过200万亩。这种情况下,更要把耕地质量提升摆在突出位置,作为拓展农业生产空间的治本之策。

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不仅要从耕地数量上,更要从耕地利用变化、质量变化、生态变化上进行常态化监管,确保“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耕地占补平衡,不是简单的数量平衡,必须实现质量平衡,本质上是追求产能平衡。过去,一些地方玩猫腻,占水田补旱地,占良田补劣地。今后要继续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对新增耕地进行质量鉴定,确保占优补优,决不能搞“狸猫换太子”的把戏。

耕地质量提升涉及土壤改良、污染治理、耕地建设等方方面面。相比开垦利用,质量提升是一个慢变量,又具有隐蔽性。质量情况看不见摸不着,虽可以通过产出情况间接感受,但只有通过化验检测等手段才可直接掌握。我国人多地少,耕地开发利用强度高,很多耕地土壤长期处于亚健康状况,退化面积大、有机质含量低。国务院自2022年起启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开展“全面体检”,力图摸清质量家底。

作为提升耕地质量的重要手段,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工程措施为主,相对能在短期显著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截至2022年底,全国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今年前10个月,又完成约6050万亩建设任务。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推进,剩下的多是“难啃的硬骨头”。各地反映,建设任务重、资金筹措难、补助标准低,成为突出难题。部分地区存在建后管护“集体管不好、农户管不了”的问题。

一般认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每亩平均投入需3000元,丘陵山区则更多。而农田多的地方大多是粮食主产区,地方财政有限。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了适当提高高标准农田投资补助水平。可以预期,这将使地方配套资金压力降低。考虑到财政资金的有限性,应进一步整合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探索“债、贷、投”相结合的投融资模式。考虑到社会资本的特性,不妨采取财政贴息、先建后补等方式,引导工商资本承担部分建设任务。有一点要明确,无论资金构成如何,都要保证工程质量。

建成高标准农田不是耕地建设的终点,而是新起点。改善地力需要多年之功。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还要持续采取农艺措施,培肥地力、提升产能,确保建成一亩、护好一亩。人常说,三分建、七分管。要探索建立第三方服务、管护保险等长效管护机制,引导经营主体和农民参与管护获得合理收益,确保建成一亩、管好一亩。建设高标准农田,有利于适度规模经营。不过,各地也不能搞强迫命令强制流转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不能把小农户排挤出去,确保建成一亩、用好一亩。此外,要统筹推进黑土地保护、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红黄壤耕地产能提升等其他重点任务。

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像建设新家园一样建设高标准农田。唯如此,才能“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乔金亮

编辑:李偲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粮食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