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政府在一份详细说明其大米出口战略的文件中表示,越南的目标是到 2030 年将大米出口量从去年的 710 万吨减少到每年 400 万吨。
越南是世界第三大稻米出口国,仅次于印度和泰国。同时也是我国大米第三大进口来源国。
这份日期为 5 月 26 日的政府文件,此举旨在“促进优质大米出口,确保国内粮食安全,保护环境和适应气候变化”。
该文件称,到 2030 年,大米出口收入将从 2022 年的 34.5 亿美元降至每年 26.2 亿美元。
“尽管由于气候变化,越南的水稻种植面积正在缩小,一些农民正在转向种植其他作物和养虾,但该战略似乎过于激进,”胡志明市的一位大米贸易商周六表示。
该贸易商表示,湄公河三角洲的一些稻农正在将他们的部分田地转为水果农场,种植芒果、葡萄柚、菠萝蜜和榴莲,但绝大多数人仍然依赖稻米。
由于气候变化引发的海水上升导致湄公河三角洲地区的盐碱化显著加剧,该地区多年来一直存在养虾的趋势。
政府文件称,越南将使其大米出口市场多样化,以减少对任何国家的依赖。菲律宾长期以来一直是越南最大的大米买家,占去年出货量的 45%。
越南总理范明政本月在印度尼西亚的一次区域会议上告诉菲律宾总统小费迪南德马科斯,越南愿意以合理的价格长期向菲律宾供应大米。
该文件称,到2025年,越南60%的大米出口将运往亚洲市场,22%运往非洲,7%运往美国市场,4%运往中东,3%运往欧洲。到2030年,亚洲市场将占55%,欧洲占5%。
该文件称,越南将寻求增加向对优质谷物有高需求的市场和越南已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市场出口大米,越南还将寻求减少大米中植物保护产品(包括杀虫剂)的残留。
代表大米加工商和出口商的越南食品协会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政府表示,越南将重点生产优质、香糯的稻米,同时将劣质谷物的产量到2025年减少到总产量的15%,到2030年减少到10%。
湄公河三角洲安江省的另一位大米贸易商说:“我怀疑该战略能否实现,因为大米生产取决于供求关系,而不是政府的决定。”
根据政府海关数据,今年前四个月越南大米出口量同比增长 40.7% 至 290 万吨。
来源:新浪网
编辑:李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