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2023年国产大豆种植面积保持稳定或小幅减少的可能性较大,市场供应较为充足,将限制其价格运行高度;2023年国内大豆进口需求有望恢复性增长至9700万吨;2023年上半年国产大豆下游需求仍将偏弱,下半年存在复苏的可能;2023年国产大豆市场将先弱后略强,整体运行重心偏低。
2022年东北地区国产大豆市场前三季度先跌后涨,新豆上市高开后持续下跌。预期2023年国产豆市场供应充足,国内大豆进口量或将增加,大豆进口成本或先强后弱、逐渐下移,国产大豆市场将先弱后略强,整体运行重心偏低。
2022年国产豆走势分三阶段
2022年东北地区国产大豆市场运行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月至8月,市场主要交易陈豆,价格先跌后涨,之后持续窄幅波动;第二阶段,9月,市场新陈交接,陈豆库存基本告罄,价格偏稳运行,新季大豆上市量逐渐增多,开秤价呈高开态势;第三阶段,10月至12月,市场主要交易新豆,价格高开之后持续下跌。
1月份,中储粮及其他收购企业普遍下调大豆收购价,加之国产大豆单向拍卖连续流拍,东北地区国产大豆市场价格整体下跌。2月上半月,象屿等市场主体入市收购提振行情,加之节后销区市场存在补库需求,提振大豆价格短时上行。
2月下半月至6月底,东北地区大豆价格整体窄幅偏强运行,市场处于多空交织之中。一方面,国产大豆粮源供应紧张、中储粮持续收购对市场带来提振;另一方面,大豆拍卖持续进行、国产大豆需求疲软又给市场带来压力。
7月至8月,东北地区大豆价格稳中偏弱。虽然旧作大豆库存清底、湖北新季大豆质量下降对大豆市场带来支撑,但中储粮国产大豆拍卖持续进行、下游需求不佳又使市场压力加大。
9月,东北地区国产大豆市场新陈交接,陈豆库存告罄,价格稳定;新豆少量上市,价格高开。9月中旬开始,黑龙江海伦、齐齐哈尔、巴彦、望奎等地新豆上市,毛粮收购价2.90~2.95元/斤,高于上年同期2.70~2.75元/斤的开秤水平。新上市的豆源蛋白含量普遍较低,多在37%~39%之间,较上年相差2~3个蛋白,大颗粒货源也偏少。贸易商少量按需购货,多在等待新豆集中上市。
10月,东北地区国产大豆价格先弱后偏强。国庆节后东北地区以及山东、安徽、河南等地新季大豆上市量逐渐增多,加之象屿低价入市收购,且随后又陆续调低收购价,给国产大豆市场带来压力,使得大豆价格承压有所下滑。10月19日起,东北多地中储粮直属库先后开秤收购国产大豆,且收购价偏高,符合农户及市场心理预期,对市场带来利多,使得市场底部明确,提振国产大豆市场暂时止跌转稳并略有上涨。
11月至12月,东北地区国产大豆价格持续下跌。由于东北各地粮库收购进度较快,进入11月不久,东北地区中储粮直属库开始下调大豆收购价。11月5日,中央储备粮大杨树直属库国产大豆净粮收购入库价2.93元/斤(38%≤蛋白<39.5%),在10月19日公布的收购价基础上下调了0.02元/斤。在此之后,东北多地直属库以及其他收购企业纷纷频繁下调收购价,利空东北地区大豆市场,导致其价格不断走跌,尤其是低蛋白豆源因下游需求惨淡,跌幅更为明显。截至2022 年12月30日,黑龙江地区大豆毛粮收购价5400元/吨,较新豆上市初期下跌400~500元/吨。
2023年国产豆市场供应充足
由于需求明显弱于常年正常水平,下游走货缓慢,产区农户手中所剩余粮高于上年同期。截至2023年1月末,东北地区大豆余粮仍有七成偏上,南方地区大豆余粮仍有五成偏上,加之2022年大豆产量明显增加,2023年上半年国产大豆市场供应预期较为充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国产大豆播种面积1.54亿亩,比上年增加2742.5万亩,增长21.7%;单产132公斤/亩,比上年增加2.1公斤/亩,增长1.6%;总产量405.7亿斤,比上年增加77.8亿斤,增长23.7%。
国产大豆产量已增长至历史高位,加之2022年产大豆高开上市后价格持续走低,预期将会影响农户种植积极性,但考虑到国家政策对油料生产的重视度,2023年1月份农业农村部继续提出“扩大豆”的政策导向,笔者初步预计2023年国产大豆种植面积保持稳定或小幅增加的可能性较大,四季度新豆上量预期也较为宽松。整体来看,预计2023年国产大豆市场供应较为充足,将限制其价格运行高度。
2023年大豆进口量预期增加
2022年3月份,进口大豆拍卖开启,除了首次投放30万吨之外,之后每次投放量均为50万吨,基本保持每周投放一次的频率。2022年,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共竞价交易进口大豆1637.96万吨,成交395.65万吨,成交率24.16%。
2023年,储备补库,加之随着新冠疫情影响的消散、生猪养殖规模的恢复及饲料需求的增加,国内豆粕消费需求预期将呈现恢复性增长,进而将带动大豆消费量增加。2022年我国累计进口大豆9108万吨,较上年减少5.6%,预期2023年国内大豆进口需求有望恢复性增长至9700万吨。
2023年大豆进口成本或下移
短期来看,美国大豆供需偏紧,南美大豆生产面临天气威胁,均对国际大豆价格走势带来提振。虽然巴西大豆生长进展顺利,但阿根廷大豆产区却持续遭受高温干旱侵扰,播种进度落后于上年同期水平。截至2023年1月27日,巴西大豆收获进度为4.4%,上年同期为11.3%,过去五年同期均值为6.2%。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月25日,阿根廷大豆种植进度达到98.8%,仍有近20万公顷大豆有待播种。由于2022年11月、12月和2023年1月大部分时间气温高而降雨不足,早期种植的大豆以及二季大豆预计将会遭受产量损失。但从中长期来看,拉尼娜对南美大豆生产带来的影响将明显弱于上年,巴西大豆大概率仍会保持增产趋势,影响的仅是增产幅度,难以改变新年度全球大豆供需转向宽松的基调。
在国际大豆价格预期先强后弱、国内大豆进口量预期较上年增加的影响下,初步预计2023年一季度国内大豆进口成本保持偏强态势的可能性较大,进入二季度后,价格运行重心将会逐渐下移,下移程度将取决于南美大豆产量落地规模及2023年美国大豆生产形势。
2023年国产豆市场将先弱后强
2023年国产大豆供应较为充足,将奠定市场偏弱的运行基调,在此背景下,需求端对行情的影响程度将会扩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2023年新冠疫情影响逐渐消散的可能性较大,同时考虑到经济恢复周期对消费能力的影响,预计2023年上半年国产大豆下游需求仍将偏弱,下半年存在复苏的可能,叠加国产大豆供应节奏,预计2023年国产大豆市场运行态势将先弱后略强,整体运行重心偏低。但种植成本高企、农户及贸易商低价惜售、国内大豆进口成本先强后弱,加上政策支持,将对国产大豆价格下行低点带来限制,跌幅将较缓,高低蛋白大豆价格继续呈现分化态势,优质优价特征明显。同时,后市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需密切跟踪。
黑龙江省储大豆收购情况、一季度南美大豆产区天气及上市情况、新季国产大豆及美国大豆生产情况、全球新冠疫情及经济发展形势、俄乌冲突及中美关系等,都将会对国际及国内大豆市场带来不可预期的影响。
来源:粮油市场报
作者:李飞
编辑:李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