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双峰县井字镇再生稻丰收 李建新 摄
由于产量高,我国南方不少粮区在水稻生产中采用早稻加晚稻的双季稻模式,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过,随着农资成本持续增加,劳动力短缺,双季稻效益越来越低,挫伤了种粮农民积极性。许多农民希望改种可以大幅节省成本但产量稍低的再生稻。
半月谈记者采访发现,近年来随着相关研究逐步深入,再生稻亩产已逐渐接近双季稻。一些粮农表示,盼望国家强化再生稻育种,提升机械化水平,尽快缩小与双季稻的亩产差距,调整和出台相关政策,适度提升再生稻政策待遇,以寻求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种粮效益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双季稻产量高,农民却不愿种
和一季稻、再生稻相比,双季稻产量最高。以湖南为例,目前全省双季稻平均亩产约830公斤,再生稻约700公斤,一季稻约500公斤。但种粮大户希望少种双季稻,多种再生稻的意愿十分强烈,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双季稻种植成本过高,种粮效益偏低甚至亏损。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万盛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符建平介绍,在收完早稻种植晚稻的“双抢”时节,翻地、育秧、施肥、打药等环节都要重复一遍,这是双季稻成本高的主因。再生稻虽然也成熟两季,但头季和再生季之间几乎不用再投入。
“每亩双季稻的成本至少比再生稻多700元,但增加的粮食价值远低于700元。”符建平说,去年他的再生稻两季亩产共1700斤,双季稻两季亩产共1800斤,多产100斤,他每亩反亏650元。尽管种植双季稻每亩能多得100多元补贴与奖励,符建平身边许多种粮大户表示,宁愿不要这些钱,也不愿种双季稻。
二是劳动力短缺导致“双抢”越来越难。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唐启源指出,现在熟练的农村劳动力都是60岁以上的农民,每年七月“双抢”时的高温度、高强度工作使得他们不愿作业,2022年全国已发生多起因“双抢”中暑致高龄农民死亡的案例。
益阳市大通湖区宏硕生物粮食合作社负责人熊姣军说,“双抢”时,合作社里搞行政的妇女都要下田,还要高价请农民做工。高价倒还能承受,问题在于往后越来越难请到人。
三是双季稻的理论高产并不能完全实现。唐启源、熊姣军等人指出,相较于再生稻,双季稻面临更多自然灾害。比如双季稻每年都可能遭遇让水稻减产的寒露风,再生稻则不会面临这样的风险。
此外,由于插秧机和抛秧机不能操作大龄秧苗,为了适应机插机抛,只能选择生育期短的秧苗,这就需要牺牲一定的产量。同时,由于多地禁烧秸秆,不少农民在收割完早稻后,只能将早稻秸秆留在田里自然沤烂,这浪费的时间又延迟了晚稻生育期,最终影响产量。
农民驾驶收割机收割再生稻 李建新 摄
再生稻两大难题,已有破解之法
过去,由于在品种选育和机械化操作等方面缺乏研究,再生稻产量较低,使得国家和地方政府不提倡种植再生稻。但半月谈记者了解到,随着研究不断深入,目前这两大难题已有令人欣喜的解决路径。
当前,再生稻的品种选育有了长足进步。符建平说,他从2018年开始,每年拿出200亩试种再生稻,产量连续4年都有大幅提高。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栽培生理生态室主任李建武介绍,中心从2016年开始正式研究再生稻,并从2018年开始在湖南省内设置10个、每个核心面积为2000亩的示范点。此外,在湖北、广西等地也有大量示范点。
2022年10月11日,湖南省农学会组织专家对位于浏阳市北盛镇的再生稻示范区进行测产,示范品种“深两优5814”再生季亩产为453.45公斤。此前,这一品种的头季产量为706.65公斤。“尽管这是示范田的产量,我们仍有信心在最近两三年让农民大田的再生稻产量接近持平双季稻。”李建武说。此外,其他一些品种的再生稻种植表现也不错。
再生稻种植的机械化改进成效也较明显。过去,农机在收割再生稻头季时,履带会将再生季的禾蔸压死压坏,严重影响再生季产量,目前这一问题有了明显改进。李建武介绍,他们采用减轻机身重量、缩短履带宽度等手段,将禾蔸压坏的比例从过去的40%降低到20%。相关团队还发明了“抛秧补苗”技术,探索出在插秧时预留履带行驶空间的种植模式,只需要增加几十元成本,就能实现“零压禾”“零损失”。
“这些技术预计在未来两三年即可成熟推广。”李建武说,“品种怎么选、头季和再生季怎么种、减损怎么做,我们已拿出再生稻技术规程和标准的初稿,正加紧正式编制和申报。”
缩小产量差距,提高政策待遇
总体看,双季稻依然有产量优势,但优势正在迅速变小。受访者认为,国家应考虑生产实际和农民意愿,在不影响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在科研和推广上给予再生稻一定支持。
目前湖南省确定了发展再生稻的三个原则:不影响双季稻、不影响油菜扩面、因地制宜。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统计,全省双季稻面积稳定在1800万亩至1900万亩之间,全省再生稻面积约为230万亩。农业农村部也开始在安徽的芜湖、安庆等地试点,将再生季达到一定产量的再生稻,按一定比例折算纳入双季稻补贴中,并将稳步提升再生稻扶持力度。
李建武等专家认为,应积极开展品种选育攻关、试验示范,支持各省建设再生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科研基地,打造机械技术创新平台,在短期内缩短再生稻与双季稻的产量差距。
唐启源建议,可开启小范围的“三三三模式”试点,即种粮大户农田的三分之一种植双季稻,三分之一种植“一季稻加油菜”,三分之一种植再生稻。这样既能科学分配农时,提升农机使用效率,也可以在不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让农民种粮效益最大化。
“当前对再生稻推广的态度相对谨慎,是因为双季稻仍有产量优势。但近年来各地强力推进双季稻任务,已造成粮食播种的统计面积和实际面积有了出入。”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陈风波表示,继续让农民付出不必要的成本,去追求这种日益缩小的产量差,实无必要,建议各方面技术逐步成熟后,在粮食补贴、播种面积统计等标准上,给予再生稻与双季稻同等的政策待遇。
来源:新华社半月谈
作者:周 勉
编辑:李丽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