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常德市委市政府:牢记“国之大者” 保障粮食安全

来源:湖南政研网 作者:常德市委市政府 编辑:张甜-网发 2023-09-11 16:21:30
时刻新闻
—分享—

常德市是全国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9个县市区中有8个国家商品粮基地县、7个国家粮食大县。近年来,常德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坚决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牢记“国之大者”,扛稳政治责任,千方百计稳面积、增产量、提质效,粮食生产面积和产量连续19年稳居全省第一,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了常德力量。

一、坚持党政同责,扛牢粮食安全重任

牢牢扛起常德“洞庭粮仓”的职责使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强化带头示范。以省委主要领导示范办点为引领,建立“三级联片、四级办点”粮食生产工作机制,市县乡党政主要负责人分别联片创建万亩、五千亩、千亩示范片,建设市县乡村四级示范点2685个,打造了一批万亩产粮乡镇、千亩产粮大村,示范面积达110万亩,形成了以点带面、层层推动的良好格局。强化协同发力。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压实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将粮食生产列为绩效考核重要内容,每年把粮食生产任务细化到县、到乡、到村、到户、到田块,构建起到边到底的责任体系,保障粮食面积和产量稳定。今年计划落实粮食生产面积882.4万亩、产量373.5万吨,目前已完成早稻收割270.6万亩、中稻种植238.6万亩、晚稻种植282.9万亩。强化投入保障。在严格落实耕地地力保护、稻谷目标价格、适度规模经营等种粮财政补贴政策基础上,对办点示范、集中育秧、双季稻种植、土地流转等方面实施奖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2020年以来,全市累计整合投入粮食生产资金11.66亿元。

二、坚持提质增效,强化种粮收益保障

建立完善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让农民种粮不吃亏、有效益、得实惠。着力壮大粮食产业。大力推进创新突破产业突围三年攻坚行动,将农产品精深加工纳入“四大千亿产业”重点培育,支持龙头企业引领打造粮食全产业链。目前,全市粮食加工企业1752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33家,实现粮食加工年产值540亿元。举办常德“圳品”授牌暨“常德香米”深圳发布会,每年向深圳销售“常德香米”10万吨、销售额30亿元以上,实现了湘米入圳的突破。着力密切利益联结。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持续推动“千社工程”,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带动粮农,完善“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统购统销、代耕代收、技术服务等措施,放大粮食生产集群效应,实现每亩降本30元以上、增收200元以上。鼓励扶持种粮主体流转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全市耕地流转面积442.79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62.95%。目前,全市种粮大户稳定在2.7万户以上、粮食合作社达1200个以上。着力抓好政策落实。全面完成惠农补贴资金问题整改,出台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管理操作规程等制度,确保政策落实不折不扣、资金发放准确无误、群众利益全面保障。严格执行粮食收储政策,坚持市场化收购原则,实行优质优价、应收尽收。

三、坚持科技赋能,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坚决落实总书记关于“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指示,发挥农业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选育良种。坚持以常德香米品种、米粉专用稻为主攻方向,加大良种选育和推广力度,建立水稻主推品种筛选和示范推广长效机制,筛选早、中、晚稻主推品种16个,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落实低镉水稻“育繁推”21.5万亩,推广优质稻达500万亩、高档优质稻达310万亩。建设良田。深入落实“藏粮于地”战略,通过创新工艺、严格管控、健全制度等举措,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明确每个县市区打造1个以上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片区,2022年56万亩高标准农田全部投入生产,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3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完成情况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澧阳平原灌区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农业农村部整灌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点,桃源县在全省率先建成2000亩智能化灌溉系统片区。推广良法。加快先进适用农机设备普及,推动全程机械化作业,重点推广集中育秧、机插机抛、机械植保等耕作方式,推行统一优良品种、田间培管、指导服务等“五统一”种植模式,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72%,新型农机装备超过40%,水稻耕种收机械化率达83.8%,水稻机收损失率下降1.5个百分点。开展水稻种植生产数字化试点,探索以“数字水稻”为代表的数字农业发展模式,实现种、管、收全过程信息化作业,比传统种植模式每亩增产10%左右、降低成本110元以上。

四、坚持底线思维,防范粮食领域风险

多措并举防范化解粮食生产风险,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科学防灾减灾。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推动农业保险扩面、提标、降费,提高农业灾害风险保障水平。特别是去年,面对60年罕见的高温干旱天气,组织跨区域调水、外江外河引水,指导农户及时改种补种油菜、土豆等作物,将种粮群众损失降到最低。加强耕地保护。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入推进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整治,建立工作清单,实行定期约谈,查处通报一批典型问题,抛荒耕地复耕率达到84.8%。积极推行“田长制”,将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落实到区域、田块,严格执行占补平衡,全市耕地保有量达652万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538.8万亩。深入推进受污染耕地治理和利用,建立“粮食质量安全图谱”,实行精准施策、严格管控,目前安全利用类耕地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97.45%,1.33万亩严格管控类耕地已全部退出。保障质量安全。以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为抓手,加强农产品质量全周期管控,建立健全稻谷生产、加工、销售全链条监管体系,将市级以上粮食龙头企业、粮食区域公用品牌产品纳入国家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实行“身份证”赋码标识,实现产品来源可溯、去向可追,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连续19年实现粮食等农产品质量安全“零事故”。以农业品牌化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两品一标”产品总数达452个,位居全省前列。

来源:湖南政研网

作者:常德市委市政府

编辑:张甜-网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粮食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