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越走越稳健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郭锦辉 编辑:李偲 2022-09-29 09:18:06
时刻新闻
—分享—

解决好14亿人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9月28日,国家发改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实施进展情况。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获悉,今年的粮食生产经历了多重考验,但是我国今年又将是一个丰收年,成绩来之不易。

今年粮食丰收在望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实现1.3万亿斤以上目标有把握。”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说,一是经受了严重自然灾害考验,克服去年罕见秋雨秋汛、今夏长江流域局部严重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影响,积极抗灾夺丰收。二是经受了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及时打通堵点卡点,不误农时抓好粮食生产。三是经受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有效应对价格传导效应,保障国内农资供应,稳定种粮农民收益。

曾衍德表示,目前,夏粮早稻已经丰收到手,秋粮即将大面积收获,粮食生产有望再获丰收,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产量继续增加。夏粮产量2948亿斤,比上年增加28.7亿斤。早稻产量562.5亿斤,比上年增加2.1亿斤。秋粮面积稳中有增,主产区特别是北方地区长势较好,丰收有希望。

二是结构持续优化。大豆油料扩种成效明显,大豆面积增加较多,夏收油菜籽产量连续6年增加,优质专用小麦占比提高到38.5%,提高1.2个百分点。

三是效益稳步提升。今年粮食价格总体稳定。国家先后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400亿元。综合服务保收益,通过发展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提升粮食生产规模经营水平,让农民省工省力、能获利多得利。

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越走越稳健

今年是《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收官之年。据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司长吴晓介绍,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实施中,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始终被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乌克兰危机对全球粮食供应链带来的严重冲击,我国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和忧患意识,坚持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着力健全粮食产购储加销体系,以国内稳产保供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吴晓说。

一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巩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始终把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确保需要时产得出、供得上。紧紧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和15.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强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加快种业振兴,开展核心种源技术攻关,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超过95%,实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小麦、玉米、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超过97%、90%和85%。

二是强化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完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推动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实现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和种植收入保险对主产省产粮大县全覆盖,保障农民种粮收益。近两年,中央财政累计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农资补贴600亿元,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推动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帮助小农户发展粮食生产。

三是统筹调控粮食市场,稳定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健全粮食全产业链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市场调控和应急保障。合理确定中央和地方储备规模,优化储备品种和布局。完善粮食加工业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畅通“北粮南运”物流通道,健全成品粮油加工、运输和销售网络,提升粮食调拨集散能力和应急保供能力。加强全环节粮食节约减损,反对食物浪费。

吴晓表示,我国坚守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下大气力调整农业结构,千方百计扩种大豆和油料,今年粮食丰收在望。“我们牢牢把住了粮食安全的主动权,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越走越稳健。”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郭锦辉

编辑:李偲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粮食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