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多措并举筑牢粮食安全基石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赵玲玲 王锦 李英祯 编辑:李偲 2022-08-30 09:00:56
时刻新闻
—分享—

食为政首,谷为民命。我国14亿多人口,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当今世界,百年巨变与世纪疫情叠加,全球地缘政治充满着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直接导致国际粮食市场供给不稳定,要未雨绸缪,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立足国内,确保产能,筑牢粮食安全基石。

粮安天下,种子为基。种优粮丰,种源安全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问题。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种子库建设,确保种源可控。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科学调配优势资源,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湖南是农业大省、种业大省,应继续在海水稻关键核心技术和重要创新领域取得突破,提高盐碱地单产;加快建设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健全品种审定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科技当家,丰粮于技。以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加快打通科技“进村入户”通道,促进政府公益性服务和市场社会化服务协同发力;组织农业科技特派员和农技专家,加强农技农艺指导和科技推广应用;建设基层农技推广区域站,落实良种供应与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控等农业科技的结合,不断提升粮食供给体系的质量效益;提高农业机械等技术装备,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智慧农业,加快补上烘干仓储、冷链保鲜等现代农业装备短板,减少粮食产中、产后损失。

耕地为基,藏粮于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必须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规范耕地占补平衡,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我国人多地少水缺,人均耕地和淡水资源分别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和25%左右,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打破来自资源环境的刚性约束。浙江嘉兴通过给农民购买社会保险换耕地经营权,把零星耕地建成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田间机械化作业更便捷,提高了种粮大户参与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积极性。寸寸良田寸寸金,可借鉴嘉兴创新政策,化解家庭承包土地碎片化。

托底粮农,政策加力。种粮能赚钱,粮食就安全,实现生产粮食和增加收入齐头并进,让种粮农民获得合理收益,种粮大县财政不吃亏。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和正向激励机制,严格落实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粮食最低收购价等政策,激发粮食生产内生动力。加快多层次普惠性农业保险体系建设,扩大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范围,完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让种粮农民吃上“定心丸”。

粮食产业,延链补链。新时期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正在不断升级,粮食等初级农产品既要保数量,也要保多样、保质量,有力支撑群众高品质生活。保障粮食安全要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领下,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龙头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赚。加快粮食三产融合,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不断提高粮食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

(作者均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理工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赵玲玲 王锦 李英祯

编辑:李偲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粮食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