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21年国内玉米供应稳中有增 玉米及替代品进口量大幅增长

来源:中国粮食经济 作者:齐驰名 编辑:李偲 2022-04-27 10:35:37
时刻新闻
—分享—

(一)2021年国内玉米供应稳中有增。2021年玉米新增供应主要来自于2020年10月前后收获的玉米。2020年国家巩固“镰刀弯”地区种植结构调整成果,提升优势产区玉米产能,确保全国玉米面积基本稳定。国家统计局2020年12月公告显示,2020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为4126.4万公顷,比上年减少2万公顷,减幅0.05%。2020年,全国大部农区气候条件较为适宜,病虫害发生较轻,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尽管2020年8月底至9月初,东北地区连续遭遇“巴威”“美莎克”“海神”三场台风,对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但各地加强田间管理,积极抗灾减灾,农业灾情对粮食生产影响有限。2020年玉米单产为6.317吨/公顷,与上年持平;全国玉米产量26067万吨,比上年减少10万吨,减幅0.04%。

(二)玉米及替代品进口量大幅增长。自2020年2月18日我国财政部公告称将开展对美加征关税商品市场化采购排除工作后,进口商采购美国农产品积极性高涨。加之受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影响,我国进口美国农产品数量明显增加。2021年国内玉米价格处于高位,国内外价差扩大,进口利润较好也刺激进口玉米及其替代品增加。海关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进口玉米2835万吨,同比增加152%。从进口国别来看,2021年我国主要从乌克兰和美国进口玉米,进口量分别为824万吨和1983万吨,占比分别达到29%和70%,分别比上年下降26%和增加32%。2021年我国进口高粱942万吨,同比增长96%。其中,从美国进口655万吨,占比70.4%;从阿根廷进口183万吨,占比18.9%;从澳大利亚进口103.5万吨,占比10.6%。2021年我国饲料粮进口量大幅增加,累计进口玉米、高粱、大麦(未剔除酒用大麦)和DDGS共5055万吨,同比增长108%。

(三)工业消费保持稳定,饲料消费有所下滑。产能扩张速度放缓,工业消费有所下降。2021年,受超期不宜存稻谷原料替代等因素影响,燃料乙醇消耗玉米量降至低位。此外,玉米价格上涨至历史高位,深加工产品价格高企,将刺激下游行业寻求其他替代品,对需求有明显抑制作用。需求下降导致行业开工率降低,虽然深加工产能略有增加,部分抵消行业开机率下降的影响,但全年度玉米工业消费有所下降。整体而言,2020/2021年度玉米深加工产能预计为1.27亿吨,同比增加400万吨,小于上年度1000万吨的增幅。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20/2021年度玉米工业消费7800万吨,同比下降200万吨。

生猪生产快速恢复,替代品消费增加,玉米饲料消费有所下降。受2020年生猪价格大幅上涨和国家出台多项举措恢复生猪生产刺激影响,养殖企业补栏积极性提高,新建、扩建养殖场陆续建成投产,有力促进生猪产能持续回升,2021年上半年继续保持增长态势。随着生猪产能逐渐增加,生猪价格持续走低,2021年下半年生猪养殖进入亏损周期,生猪存栏开始环比下降,但整体仍处于较高水平。由于玉米价格超过小麦,小麦饲用价值凸显,预计全年度小麦替代玉米进入饲用消费增加。监测显示,2020年11月华北玉米平均价格超过小麦平均价,11月平均高出44元/吨,之后持续扩大,2021年4-8月均维持在200元/吨以上。与此同时,国内高价玉米也刺激高粱、大麦等替代谷物使用量增加,全年度达到1670万吨,同比增加1060万吨。替代谷物饲用消费增加,玉米饲料消费同比下降。国家粮油信息中心2022年1月份预计,2020/2021年度玉米饲料消费及损耗17800万吨,同比下降1800万吨,降幅9.2%。

(四)玉米市场供需为正结余。总体来看,2020/2021年度我国玉米新增供应量29021万吨,同比增加2184万吨,增幅8.1%;玉米总消费量27604万吨,同比减少1991万吨,减幅6.7%。2020/2021年度玉米市场供需结余1417万吨,同比增加4174万吨。

二、2021年玉米市场价格走势

2021年国内玉米总体呈现高位回落走势。2021年12月,东北三省平均收购价2446元/吨,比1月份下降279元/吨,降幅10.2%;华北黄淮产区玉米平均价格2733元/吨,同比下降117元/吨,降幅4.1%。

2021年1月,国内玉米价格明显上涨,主要原因是农民手中余粮不多,而加工企业为春节长假备足货源,企业想多建库存,叠加河北、黑龙江和吉林等地新冠肺炎疫情零星散发影响,部分地区交通物流运输不畅,大幅推高了玉米市场价格。2月春节期间,市场购销较冷清,价格相对平稳。3月天气回暖,东北地区剩余“地趴粮”集中出售,市场供应增加,同时由于加工企业已经建立了一定库存,开始下调收购价格。

4-5月,东北产区开始春季播种,农民手中可出售余粮基本见底,市场粮源主要集中在贸易商手中,随着持有时间的推移,贸易商存储成本增加,支撑玉米价格。且市场预期看好,国内外大宗商品价格走强,也增强了存粮主体持粮挺价的心态,玉米市场价格趋于稳定。6月进口玉米及替代谷物数量持续到货,进口量屡创新高,市场供应充足。需求方面,加工企业玉米库存较多,能够满足加工需求,采购玉米积极性不高,同时生猪价格大幅下跌,养殖开始亏损,下游饲料企业对高价玉米承接能力下降,均开始下调收购价格。玉米价格走弱后,贸易主体存粮信心不足,出货积极性有所提高,进一步增加市场供应。

7月,玉米深加工企业进入传统停机检修期,部分企业减产停收,开工率下降,玉米需求减少。监测显示,7月底华北淀粉企业开工率58%,月环比下降7个百分点,东北淀粉企业开工率56%,月环比下降9个百分点。饲用需求方面,全国小麦丰收,小麦与玉米价格仍在倒挂,小麦替代玉米具有性价比优势,定向饲用稻谷稳定投放市场,进口玉米、高粱、大麦大量到货,玉米饲用替代品供给充足,对玉米需求大幅下降,玉米价格持续下行。8-9月,新粮大量上市临近,丰产预期较强,存粮主体出库压力增加,部分东北贸易商继续抛售玉米。加之玉米及替代谷进口量再创新高,小麦、稻谷等也持续替代玉米进入饲用,而生猪价格下行,养殖持续处于亏损状态,饲料企业对玉米需求大幅减少,玉米价格持续走低。

2021年10月,东北和华北黄淮海两大产区玉米收获上市,东北玉米生长期光温水热条件较好,东北玉米丰收成定局,上市数量将逐渐加大,市场供应充足,而贸易企业因上年囤粮多数亏损,收购较为谨慎,国内玉米价格平开低走。11月,东北地区连续出现大范围降雪天气,局部地区出现暴雪,农民售粮停滞且汽运物流受阻,严重影响玉米流通上市,玉米价格开始反弹上行。新粮上市前加工企业普遍看跌,企业均压减库存,而新玉米上市偏晚15天左右,导致企业库存较低,雨雪天气导致到货量下降后,企业开始提价采购。12月,东北大部地区气温下降,玉米上冻后农户售粮积极性有所提高,玉米上市量明显增加。同时贸易主体入市收购谨慎,且由于今年收获上市前期气温整体偏高,大多随收随走,收粮建库意愿不强,供应压力下玉米价格震荡走低。

三、2021年玉米价格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一)看涨预期导致市场主体存粮积极性高涨。临储玉米库存在2020年消耗完毕,市场普遍预计2021年没有临储库存补充供应,玉米产需缺口将从隐性转为显性,这导致玉米上市初期,市场出现了全民一致的看涨预期,部分用粮企业、贸易商和投机资金存粮积极性仍然高涨,又进一步放大了产需缺口,2021年1月的玉米价格创历史新高。

(二)替代谷物大幅增加,补充国内市场供应。2020年10月下旬,玉米价格超过小麦价格,且倒挂局面持续至2021年,小麦饲用优势明显,政策性小麦成交量及成交率在短期内大幅增加,小麦成交率接近100%。2021年最低收购价小麦累计成交2868万吨,同比增加545万吨,成交率43%,同比提高30个百分点。

2021年1月,国内玉米价格上涨,国内外价差扩大至800元/吨以上,之后虽然持续下降,但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2021年全年平均价差维持在400元/吨左右,进而刺激玉米、高粱、大麦等谷物进口大幅增加,补充了国内饲料粮市场供应。

(三)高价抑制消费,淀粉等下游产品出口大幅下降。2020/2021年度玉米价格创历史新高,玉米淀粉价格跟随上涨。2021年1月,华北黄淮地区淀粉平均出厂价3652元/吨,同比上涨1250元/吨,涨幅52%;全年平均价格3478元/吨,同比上涨762元/吨,涨幅28%。玉米淀粉价格上涨后,竞争力减弱,淀粉出口数量大幅下降,同时其替代品木薯淀粉进口量明显增加。2021年,全国玉米淀粉出口14.7万吨,同比下降47.6万吨,降幅76%;全国木薯淀粉进口量348.5万吨,同比增加72.8万吨,增幅26%。

(作者单位: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来源:中国粮食经济

作者:齐驰名

编辑:李偲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粮食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