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农业科学院发现小麦产量性状新基因

来源:新华网 编辑:李偲 2022-04-12 09:15:12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作物科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共同参与的研究发现一个小麦产量性状新基因,该基因对小麦小穗数、分蘖数以及单株产量等性状都有明显的调控作用,田间测产显示产量平均增长11.9%。该成果在线发表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

小麦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增产对于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小麦产量主要受单位面积穗数、粒重和麦穗籽粒数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其中单位面积穗数受分蘖数影响。小麦穗部结构能够直接影响麦穗籽粒发育和最终产量。

TaCol-B5过表达株系与对照野生型存在表型差异 (中国农业科学院 供图)

科研人员通过图位克隆方法定位到一个控制小麦小穗数的主效基因TaCOL-B5,该基因编码一个CONSTANS-like家族蛋白。对其显性等位基因TaCol-B5进行转基因过表达后发现,其过表达株系产量平均增长了11.9%,增产效果最为显著的一个株系产量提高19.8%。该基因除了能够增加小穗数,还能够提高单株有效分蘖数,提高小麦产量。

研究发现,TaCOL-B5不同等位基因编码蛋白质存在氨基酸位点突变,在与蛋白激酶TaK4反应时出现了蛋白磷酸化水平差异。显性等位基因TaCol-B5存在于二粒小麦中,目前该变异在全球小麦种质中非常稀少。该基因的发现对于深入了解小麦产量性状基因的作用机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来源:新华网

编辑:李偲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粮食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