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连续18年丰产,一号文件为何还强调“粮食安全”?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胡敏 编辑:李偲 2022-03-01 10:24:05
时刻新闻
—分享—

据农业农村部信息,截至2021年我国粮食生产已经实现连续18年丰产。国家统计局今年1月份的数据也显示,去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13657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这对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的确了不起。在刚刚发布的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依然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将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作为两条底线,突出要“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值得特别关注。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运民生的“压舱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多次深刻阐述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他强调“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等等。这一系列重要表述都极为振聋发聩。今年的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坚持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并对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提出了具体要求。

我们上一辈人都或多或少有吃不饱、饿肚子的深刻记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我们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极大释放农村土地生产力,实现了中国人民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飞跃。今天的中国人要解决的不再是吃饱的问题了,而是要吃得更好、更健康、更有质量、更可持续。

纵观当今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世界经济格局,粮食问题依然制约着人类生存与健康、和平与发展。据联合国有关报告分析,现在还有40多个国家的人民缺乏粮食、还在忍饥挨饿;而一些粮食主产国出口国却挟粮自重,将其作为外交工具肆意干预他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导致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受阻,引发粮价快速上涨,加上世界经济复苏脆弱、气候变化挑战突出等因素,未来全球产生粮食危机不是不可能。已有专家预测,未来全球饥饿人口会再增加1亿人,世界粮食鸿沟将长期存在。粮食安全已经敲响了警钟。

而从国内来看,虽然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我国人多地少水缺,粮食生产规模化组织化程度较低,伴随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耕地、农业用水等资源硬约束始终存在。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食物消费结构升级,饲料用粮等将保持较大幅度增长,粮食供需紧平衡将是我国的一个长期态势。目前我国累计进口粮食已相当于总产量的24%,达到了历史新高,其中,大豆和油料主要依靠进口,大口径的粮食对外依存度高企成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一个软肋。再加上近年来人工、土地等成本增幅较大,粮食种植比较效益较低,确保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定、确保提高我国粮食产业市场竞争力等都面临新的挑战。

仅从这些因素观之,我们在粮食问题上决不能侥幸、决不能折腾,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底线,切实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丝毫不可懈怠、不能动摇。今年一号文件站在战略高度,提出要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并从8个方面推出了35条举措,这是大的政策环境。具体到保障粮食安全上,就是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不断激发粮食主产区和农民种粮积极性,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等。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端牢饭碗,国富民强。当前春播在即,让我们把党中央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把丰收的希望再次播种到祖国的田野大地上。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胡敏

编辑:李偲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粮食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