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强化应急保障体系建设 提升粮食应急保障能力

来源:中国粮食经济 编辑:李偲 2022-01-12 10:38:09
时刻新闻
—分享—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近年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积极作为,加强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全国粮食应急保供能力持续提升,涵盖加工、供应、配送、储运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图片

“各级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合理确定粮食应急供应网点、加工企业、储运企业和配送中心,有效提升了应对突发事件保障能力。”近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应急物资储备司司长王宏向本刊介绍粮食应急保供网络时说道。

据了解,2021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确定了68家企业作为首批国家级粮食应急保障企业,通过签订协议、统一授牌、任务引领、重点扶持等方式,指导其承担粮食应急保障任务,有效发挥应急保障作用。截至目前,全国共有粮食应急加工企业5507家、粮食供应网点45939个、粮食应急配送中心2838个、粮食应急储运企业3788家,应急加工企业日加工能力141万吨。王宏说:“按照每人每天1斤粮消费计算,1天的应急加工能力可以满足全国14亿人2天的需要。”

充足的原粮储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压舱石”。近年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会同有关部门抓住我国粮食生产连续获得丰收有利时机,不断充实粮油储备规模,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进一步夯实粮食应急物质基础。中央储备规模稳中有增,结构和布局不断优化,守底线、稳预期能力不断增强;地方储备规模持续增加,口粮比例保持较高水平,米面等成品粮储备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王宏向本刊透露,目前我国有36个大中城市及市场易波动地区成品粮油库存保障能力都在20天以上,部分省市还结合应对疫情保供稳市的经验,要求辖区内地级市建立10至15天的成品粮储备,以保障关键时刻的应急需要,企业商品库存小麦和稻谷商品库存同比都增加了50%以上。

图片

据了解,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已经建立了全面系统、及时高效的新型粮食市场监测预警体系,用于时掌握粮食市场供求和价格动态变化情况。王宏说,至2021年底,全国共设立了10741个各级粮食市场信息监测点,监测范围基本覆盖重点区域和重点品种,能够密切跟踪粮食供求变化和价格动态。此外,全国大部分地区还建立了粮油库存、价格、市场销售等粮油市场监测信息日监测日报告制度,突发事件监测预警信息发布机制不断完善。随着粮食监测预警能力的加强,我国粮食应急预案体系、粮食应急保障制度也随之进一步健全。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33个地级市,2455个县均已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相应的粮食应急预案,形成了中央、省、市、县的四级粮食应急预案体系。粮食应急机制、应急体系、应急预案、应急义务等作为重要内容体现在新修订实施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

王宏表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尽快推动《国家粮食应急预案》修订印发工作,加强对粮食应急保障企业的支持力度,全力推进粮食应急供应、仓储、加工和物流各环节能力建设,推动建设一批区域、省、市、县级粮食应急保障中心,进一步提升粮食应急保障能力。

来源:中国粮食经济

编辑:李偲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粮食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