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晚籼稻将稳定在最低收购价上方

来源:粮油市场报 作者:丁艳明 编辑:李偲 2021-12-15 08:53:36
时刻新闻
—分享—

本周,销区市场大米销售依然没有起色,价格基本保持稳定。年底备货旺季即将拉开序幕,但是由于前期采购透支了部分消费需求,预计今年年底备货热度不及去年,短期市场价格以稳为主,优质大米价格保持坚挺。

稻谷再获丰收 供给有了保障

今年稻谷生产再获丰收,产量已经连续11年保持在2亿吨以上,供给充裕有保障。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于12月6日发布《食用谷物市场供需状况月报》。12月份预估,2021/2022年度国内稻谷总消费20684万吨,比上年度减少348万吨,减幅1.65%。其中,食用消费15800万吨,比上年度减少50万吨,减幅0.32%。

2021/2022年度国家将继续加大稻谷去库存力度,部分不宜存稻谷进入饲料消费领域,年度饲用消费仍处于高位,12月维持稻谷饲料消费及损耗3050万吨,比上年度减少300万吨,减幅8.96%;工业消费1700万吨,与上年度持平。

12月份预估,2021/2022年度进口稻谷(将大米进口量以70%折率换算)600万吨,比上年度减少93万吨;出口稻谷(将大米出口量以70%折率换算)400万吨,比上年度增加74万吨;全国稻谷供需结余800万吨,比上年度增加279万吨。

需求重返疲态 中晚稻价分化

近期稻米市场购销节奏放缓,中晚籼稻市场需求重返疲态,主产区收购价格以稳为主。监测显示,12月8日,湖北“丰两优”中晚籼稻收购价2680元/吨,安徽普通中晚籼稻2600元/吨,湖南普通中晚籼稻256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江西“黄华占”稻谷2680元/吨,上涨40元/吨。

在多省启动托市以及部分省份地储开始轮换的支撑下,中晚籼稻价格走势偏强,在最低收购价上方波动。今年稻谷丰收,加之库存充裕,稻谷市场供需宽松。预计后期普通中晚籼稻价格将继续在最低收购价上方运行,保持稳定主基调。

江苏粳稻市场呈现“储备热、加工冷”局面。据江苏省粮食交易周报消息,近期苏南地区储备粳稻最高成交价3140元/吨,上周粳稻主流成交价2780~3190元/吨,本周挂牌采购价2960~3100元/吨,最高挂牌价已达3300元/吨。价格稳中有涨的主要原因在于储备库采购较为集中,对质量要求较高,进一步推高采购均价。

在此背景下,储备企业只能依靠提高采购入库价格来吸引粮源,市场价格提高进一步引发经纪人及种粮大户等其他主体的惜售待涨心理,粳稻市场价格不断提高。而在前期居民大量集中采购的情况下,成品大米走势疲软,“稻强米弱”现象进一步放大,加工企业以维持社会刚性需求为主,没有追高积极性,加工基本没有盈利空间。

销区米价稳定 局部小幅波动

本周稻米市场购销清淡,价格基本稳定,部分地区小幅波动。北京市场国标三级东北大米批发价4520元/吨,周环比持平。上海市场优质江苏粳米批发价4580元/吨,普通安徽粳米4140元/吨,均持平。杭州市场黑龙江产国标一级圆粒大米批发价5120元/吨,黑龙江产国标一级长粒大米6020元/吨,江苏产一级粳米4380元/吨,安徽产国标二级普通粳米4280元/吨,安徽产国标二级晚籼米4280元/吨,均持平。福州市场江苏产一级粳米批发价4360元/吨,下降40元/吨;安徽产一级晚籼米4240元/吨,上涨40元/吨;国标三级普通东北大米4680元/吨,持平。

随着亚洲主产国大米出口报价回落,我国进口大米价差优势进一步扩大。12月8日,广东早籼米批发价3760元/吨,越南5%破碎率大米到港完税价2998元/吨,国内外价差762元/吨,较上周扩大105元/吨;泰国5%破碎率大米到港完税价2956元/吨,国内外价差804元/吨,扩大34元/吨;巴基斯坦5%破碎率大米到港完税价2612元/吨,国内外价差1148元/吨,扩大68元/吨。

三重因素助推 油糠小幅回升

本周,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主产区油糠出厂价格回升。据监测,黑龙江鸡西加工企业油糠出厂价2000元/吨,周环比下降40元/吨;安徽巢湖2340元/吨,湖北荆州2620元/吨,均上涨40元/吨;江西抚州2460元/吨,上涨100元/吨;吉林德惠2320元/吨,上涨200元/吨。

油糠价格小幅回升的原因:一是前期稻谷价格企稳回升,带动副产品价格走强;二是近期加工企业开工率明显下降,油糠产出减少,企业通过提高价格维持利润;三是定向饲用稻谷停拍,市场对油糠的需求增加,也对价格形成支撑。预计短期内稻谷副产品价格仍将维持震荡。

主产区碎米价格窄幅波动。12月6日,黑龙江鸡西加工企业碎米出厂价2200元/吨,吉林德惠250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江西抚州2680元/吨,上涨60元/吨;湖北荆州2840元/吨,上涨40元/吨;安徽巢湖2460元/吨,下降40元/吨。

来源:粮油市场报

作者:丁艳明

编辑:李偲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粮食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