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种业企业扶优工作推进会并强调,要做优做强一批具备集成创新能力、适应市场需求的种业龙头企业,逐步形成由领军企业、特色企业、专业化平台企业协同发展的种业振兴企业集群。这不仅意味着一系列资源、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将加速向重点优势企业集聚,也体现出企业在打好种业翻身仗中的关键性作用。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源头。近年来我国种业发展有了很大进步。当前,我国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95%以上,主要畜禽核心种源自给率超过75%,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种业发展基础仍不牢固,特别是种业企业的优势还不明显。当前我国约80%的种业科技资源和人才依然集中在科研单位,科研与产业“两张皮”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而种业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
企业是发展现代种业的骨干力量,企业的强弱直接决定了种业的兴衰。打好种业翻身仗,推动种业企业做优做强,要集中力量强优势、补短板、破难题,重点要在企业阵型、商业化育种体系、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寻求突破,最终实现种业企业扶优行动落地见效。
我国农业物种类型多,农作物、畜禽、水产种业差别大,不同种业企业的发展方向、规模、水平也不一样。因此,在扶优扶强企业时,要突出重点,实施精准扶持。比如,针对水稻、小麦、蛋鸡等有较强竞争优势的领域,支持企业继续做强优势、做大规模;针对玉米、大豆、生猪等领域,支持企业加强育种创新攻关,尽快赶上国际先进水平;针对白羽肉鸡、南美白对虾等主要依赖进口的领域,支持企业自主研发攻关,逐步实现种源国产化替代。
当前,以市场化为导向的育种模式,已是种业研发大势所趋。种业企业要强化创新主体地位,主导整合聚集各方资源,建立起产学研融合、育繁推一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同时,要支持科研单位与优势企业对接,鼓励金融机构与优势企业对接,推动种业基地与优势企业对接。近期通过国家审定的3个白羽肉鸡新品种,就是优势企业与科研团队深度合作的成功案例。
种业的生命力离不开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驾护航。针对套牌侵权等突出问题,今后还要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强化源头治理,推行全链条全流程监管,对违法行为重拳出击、整治到底,为企业创新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吉蕾蕾
编辑:李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