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办国办印发《粮食节约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粮食全产业链各环节节粮减损举措更加硬化实化细化,推动节粮减损取得更加明显成效”,采取综合措施降低粮食损耗浪费,坚决刹住浪费粮食的不良风气。
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丰收背后凝结了几代中国人的不懈努力。本来,一粒米需要花费艰辛劳动,经过很多环节才能抵达我们的餐桌。除了生产零售环节的损耗,粮食经过千辛万苦上了餐桌之后,依然遭受惊人的浪费。
2018年《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数据显示,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93克/餐,浪费率为11.7%。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家粮食局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生产的粮食中有35%被浪费,其中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餐桌上的浪费,实在惊人。
这是一组令我们惭愧的数据。自古以来,我们的先人牢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训,遵循“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但在物产丰富的今天,粮食却遭到如此糟践。
今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表明粮食浪费现象已引起全社会关注。毕竟,“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
我们要看到,在粮食单产屡创新高的同时,稳产增产难度越来越大,粮食供需长期处于紧平衡的状态。节粮减损,杜绝餐桌浪费,有利于缓解粮食稳产增产压力,有效提高粮食供给能力。都说节约是另一种方式的增产,这个节约,不仅是粮食生产部门要在生产收获加工运输环节上杜绝浪费,还要我们每个人从自身做起,克服一些所谓的“面子”等陈腐观念,杜绝餐桌浪费。正如《粮食节约行动方案》提出的那样,鼓励引导餐饮服务经营者主动提供“小份菜”“小份饭”,鼓励单位食堂预约用餐、按量配餐、小份供餐、按需补餐,鼓励家庭按需采买食品等。这种行动自觉,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需要落实在一粥一饭、一事一物、一朝一夕上。
对待粮食,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农业科学家们的忘我付出,感恩农民的辛勤劳作,感恩地球母亲的馈赠。让节约粮食成为我们的共识,做一个有“粮”心的中国人。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项向荣
编辑:李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