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节粮减损共识中彰显大国担当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蓝炜 编辑:李偲 2021-09-14 11:00:19
时刻新闻
—分享—

仓廪实,天下安。稻花飘香、颗粒归仓是农人最质朴的心愿。从开镰收割到落入餐盘,粮食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考验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程度,也考验着人们对待粮食的态度。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国际粮食减损大会致贺信。习近平主席指出,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

零饥饿、零贫困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美好愿景。据全球应对粮食危机网络发布的《2021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面临重度粮食不安全的总人数至少有1.55亿人,达到近5年来的历史最高水平。此外,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每年全球粮食从生产到零售全环节损失约占世界粮食产量的13.9%。这个损失降低1个百分点,就相当于增产2700多万吨粮食,够7000万人吃1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粮食安全面临挑战的背景下,呼吁“减少粮食损失浪费,促进世界粮食安全”,有助于凝聚全球共同节粮减损的共识,体现了维护粮食安全的大国担当。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自古重农重粮,“粒粒皆辛苦”的朴素道理深入人心。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浪费之风务必狠刹”的社会共识不断凝聚。从机关、高校食堂到饭店餐厅,都积极推出举措,减少餐饮浪费,“量力而食”“光盘行动”成为社会风尚。更有不少地方在探索通过立法途径培养节约习惯、倡导餐饮文明。家底厚了、钱包鼓了、日子好了,更要厉行勤俭节约,将“滴水成河,粒米成箩”的道理讲透讲深,将爱粮、惜粮的美德代代传承。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观念上的粮食减损是基础,而农业技术则是减少损失的“硬核”保障。从电子测温、内环流控温、智能通风、仓顶隔热保温等现代化的储粮“黑科技”,到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介入,让粮仓拥有了“智慧大脑”,在粮食产后收购、储存、运输、加工、消费等各环节实现“看得见、管得住”的精准操作,将粮食损耗降到最低,为节粮减损工作插上了科技的翅膀,有效避免了“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管控偏差,让原本粗犷的种粮方式越来越精细。目前,全国5300多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正在发挥“粮食银行”的作用,为农户提供代储、代烘、代加工等服务,通过技术提升帮助节粮减损、农户增收。

不遗余力“减损”,齐心协力“保增”,“一增一减”共同助推“颗粒归仓”。今年,江西临川区首次试种的12亩巨型稻获得成功,巨型稻高超2米,预计亩产近900公斤,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成真。“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对于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中国一直以来致力于稳定粮食生产,连续17年实现粮食丰收,2021年我国夏粮总产量14582万吨,增长2.1%。只有不断激发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严防死守耕地红线,用足用好科技助农的力量,才能真正确保任何时候都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从用不足世界10%的耕地养活世界22%的人口,到为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宝贵的技术援助,在不断扩大粮食“朋友圈”的过程中,中国不仅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道路,还为世界粮食安全提供了中国智慧、作出了中国贡献,充分彰显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问题上的大国担当。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蓝炜

编辑:李偲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粮食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