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完善政府综合治理体系 优化粮食市场监管措施

来源:中国粮食经济 作者:孙咏梅 编辑:李偲 2021-05-28 15:43:50
时刻新闻
—分享—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我国粮食市场需要开好局、起好步,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完善政府综合治理体系,优化粮食市场监管措施,不断提高粮食市场的配置效率,以满足国家粮食需求。我国作为世界粮食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着世界近20%的人口,优化粮食市场监管措施,有利于稳市场、防风险、促发展。

图片

一、粮食市场新形势对优化粮食市场监管的迫切性

目前,世界各国正经受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困扰,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形势严峻,不但影响了世界粮食格局的变化,也为我国粮食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提出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的发展思路的提出,使得我国优化粮食市场监管措施显得尤为紧迫。新形势下我国粮食产业要走多元化的发展道路,既要激发国内粮食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活力,又要通过优化粮食市场监管,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维护国内粮食市场运行秩序。

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的巨大变化,要求我们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强化农业及粮食的基础地位,增强我国粮食市场的国际竞争能力,创新完善我国粮食市场调控措施,平衡粮食市场化改革与维护粮食市场安全稳定的关系,提高粮食市场和监管效率,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持粮食市场稳定,以及应对越来越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作充分的准备。

二、优化粮食市场监管措施的着力点与侧重点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精神,取消粮食收购资格行政许可。转变监督管理方式,从事前的收购资格许可转变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有利于调动多元主体入市,更有利于提高各要素参与粮食市场运行的资源配置效率。当然,在粮食领域推行“放管服”改革,并不意味着对市场放任自流,优化粮食市场监管措施还要考虑“无形的手”失效的可能性,既要发挥市场的主动性,又要激发政府在粮食市场监管方面能动性,尤其是在事中和事后对粮食市场进行有效监管,是确保国家粮食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

二是建立粮食经营者信用档案。粮食经营者信用是影响粮食安全和市场配置效率的重要因素,建立粮食经营者信用档案,一方面,要针对市场的现实需要制定组合式方案,建设涵盖粮食收储企业、加工企业和贸易企业的粮食行业信用体系,加强和创新粮食行业诚信治理,夯实粮食行业诚信建设基础,推进诚信粮食文化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快构建粮食经营者诚信评价制度,实施分类服务和管理,对接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共同构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规范有序地开展诚信评价服务,维护粮食市场流通秩序,为粮食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行业诚信环境与信用支撑。

三是明确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粮食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执法过程中,可以采取查封、扣押用于违法经营的工具、设备等措施。粮食的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是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粮食监管除运用传统的行政手段对其进行规范外,新的粮食形势与监管政策还需要执法者运用法律手段对威胁粮食安全的行为加以严格的监管和约束,使粮食安全监管由行政化逐步过渡到法治化。

四是明确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粮食经营活动中扰乱市场秩序、违法交易以及价格违法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三、优化粮食市场监管措施的政策保障

一是夯实粮食市场调控的保障体系,加强法律制度保障。在粮食储备、收购、加工、销售环节完善政府综合治理能力,要加快推动粮食立法修规,完善市场监管等方面相关制度规定,加快形成与国情、粮情相适应的粮食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体系。

二是创新市场监管方式,使监管更加具有针对性。在为粮食市场适当松绑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手段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市场监测,建立粮食管理部门综合协调机制,强化监管协同联动、责任追究。

三是构建跨部门信息交换机制,运用“互联网+监管”模式,建立政府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增强政府监管综合能力,消除监管盲点。在粮食安全检查及各项专项检查中,推行交叉检查方式,鼓励地方把“双随机、一公开”“四不两直”扩展到对市场主体的各项检查事项上,增强市场监管的实效性,满足新形势下的粮食市场监管的需要。

四是规范行业准入机制、产业垄断预警机制、安全审查机制和监管处罚机制。对粮食市场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制约,努力建立一个高效、有力、有序、公平公正的粮食市场监督机制,为我国粮食市场的高效、稳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

来源:中国粮食经济

作者:孙咏梅

编辑:李偲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粮食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