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民种粮有钱赚,仅靠粮价上涨是不现实的,根本途径还在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产业体系,为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让农民种粮有钱赚”,这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让种粮有合理收益”一脉相承。对农民来说,种粮自然会算经济账。愿不愿意种,愿意种多少,关键要看能不能赚到钱。现在国家出台一系列措施,旨在通过治本之策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切实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种粮比较效益低,一般家庭仅仅靠种粮来致富比较难。这是毋庸讳言的基本事实。小农户是我国粮食生产的主力军,种粮收益低于种蔬菜、草莓等经济作物收益,低于养鱼、养虾、养蟹等养殖业收益,低于外出打工收入。农民辛苦劳作一年,种一亩粮的年收入,有时甚至不及打工一天赚得多。这也是部分农村出现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现象,甚至弃耕抛荒的重要原因。
以往经验告诉我们,农民种粮收入高低与粮价涨跌直接相关。粮价上涨,农民种粮收入会增加,反之亦然。去年国内粮价出现持续性上涨,打破了粮价长期低位运行态势,种粮农户收入有所增加。今年国内粮价高位运行,国际粮价持续上涨,进一步强化国内粮价上涨预期,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从目前粮食生产情况看,冬小麦面积实现近4年来首次增加,早稻面积保持稳定,玉米面积比上年增加,这为全年粮食稳产丰收奠定了较好基础。
然而,必须清醒认识到,粮价上涨,种粮成本也在上涨。今年人工成本、土地租金和农药、化肥等农资价格普遍上涨,一些地方耕地租金亦水涨船高,这势必会吞噬掉粮价上涨带来的部分收益。而且,农业生产中一直存在“谷贱伤农”这种“丰收悖论”现象,粮食丰收了,粮价可能会下跌,农民增产不增收。
也就是说,让农民种粮有钱赚,仅靠粮价上涨是不现实的,还需要加大种粮补贴力度。今年我国继续稳定和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提高籼稻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水平。稳定和完善玉米生产者补贴、轮作补贴、耕地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补贴政策,让农民种粮有收益、不亏本。扩大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益保险试点范围,通过风险管控确保农民在遭受自然灾害的情况下能保本有收益。
让农民种粮有钱赚,根本途径还在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产业体系,为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首先,真正落实“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战略。加强耕地保护,严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不断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强化农业生产科技支撑,解决好种子问题,提高稻谷、小麦品质和大豆油脂含量,提高粮食单产和市场适应度。
其次,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周到便利的社会化服务,降本增效,从根本上解决粮食生产中存在的“谁来种地”“地怎么种”和土地“碎片化”等问题。
此外,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通过优粮优产、优质优价解决种粮比较效益偏低的问题,真正实现增产又增收。
粮食是一种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一头连着种粮农民,一头连着消费者。国家必须兼顾好种粮农民和消费者利益,加大粮食调控力度,提高调控的精准度,做好粮食收购、储备和市场调节,保障粮食稳定供应,确保粮食价格波动在合理范围内,真正做到“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刘慧
编辑:李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