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助力粮食收获环节减损
减少小麦水稻收获损失,可多养活170万人
中国占有全世界约7%的耕地,但需要养活世界19%的人口,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成为一个重要问题。为此,粮食领域的“开源与节流”均异常重要。有关研究表明,产后损失中收获损失仅次于消费环节。目前,正值夏粮收获时节,如何降低收获损失?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提高联合机械化收获率是一个重要的方式。
当前,农机社会化服务、联合机械化收获是发展趋势和主流,而且是减少收获环节损失的有效途径。根据我们在全国28个省(区、市)对近5000个农户的粮食收获环节损失专项调查,在采用联合机械收获的水稻和小麦种植户中,选择购买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农户分别占比为88.46%和93.20%,损失率均低于未采用农机服务。根据2018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主要农产品成本收益数据测算,若采用农机社会化服务可以减少水稻损失量2.18万吨(相当于节约耕地4.63万亩),减少小麦损失量22.44万吨(相当于节约耕地59.79万亩),合计节约两大口粮作物损失25万吨。据测算,仅水稻收获环节减少的损失就可养活15.06万人口,小麦收获环节减少的损失可养活155.32万人口,合计可养活170万人口。
根据我们的调研,目前水稻和小麦的机械化收获环节损失率分别为3.83%和4.12%。而根据《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的指导意见,水稻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损失率应小于或等于3%、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小于或等于2.5%,小麦联合收割机损失率应小于或等于2%(黄淮海地区小于等于3%)。可见收获环节仍有减少损失的空间。
另外,目前广大农民也很少进行粮食的捡拾,我们的调查显示,仅有30.45%的人进行捡拾。
为进一步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效力,提高联合机械化收获率,降低收获损失,建议采取如下措施:首先,降低土地细碎程度,适度扩大种植规模。地细碎化程度越低,种植规模越大,越有利于联合收割机的作业展开,提高使用效力,降低额外损失;其次,推进农机转型升级,促进农机农艺融合,积极推进作物品种、栽培技术和机械装备集成配套,加快联合机械化研发,提高农机装备智能化水平;另外,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机服务水平。从粮食主产省开始,对农机服务组织的所有者、经营者和农机驾驶员进行定期培训,包括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比如水稻收获中割台的高低、小麦收割中收割机风门的大小。同时,完善制定社会服务的契约内容,推动将最高损失纳入服务样本合同条款,增强其爱粮节粮意识,降低收获环节的损失;最后,以村为单位组织一定劳动力进行粮食捡拾。粮食捡拾具有很强的外部性,捡拾的收益不能弥补捡拾成本,单个农户往往不会去捡拾,地方政府宜采取相应的补贴或支持措施,鼓励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地,以村集体和合作社为主体组织相关劳力进行粮食捡拾,尽可能减少粮食损失。
(武拉平、李轩复/中国农大)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编辑:李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