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的“底”托得牢,市场之“手”用得好,才能让农民种出放心粮、卖上舒心粮。只有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他们的种粮收益,才能把14亿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面积稳定,单产提升,今年夏粮再获丰收。日前,随着小麦、油菜籽陆续上市,夏粮收购正式启幕。夏粮收购进展如何,不仅关系着丰收的粮食能否颗粒归仓,更关系着好收成能否真正变成种粮农民的好收入。让人欣慰的是,近来在河南、山东、安徽等小麦主产区,售粮农民“粮出手,钱到手”,卖上满意粮、舒心粮。
农民种得安心,源于政策的“底”托得牢。今年夏粮丰收,既战胜了局部干旱、冻害等自然灾害的考验,也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为打赢夏粮生产这关键一仗,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超常规政策措施接连出台,指导粮食生产,确保不误农时,为粮食生产奠定了坚实的丰收基础。与此同时,继续在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将价格稳定在上年水平,既发挥了政策的托底作用,牢牢守住了“种粮卖得出”的底线,也有助于对收购市场形成利好支撑,保障种粮农民收益。
农民卖粮舒心,源于市场之“手”用得好。今年的夏粮生产,不仅数量增加,质量也在提升。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专用麦比例高,全国优质强筋弱筋小麦面积占比35.8%,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从目前收购市场情况看,每斤优质小麦要比普通品种高出0.1元左右。这背后,正是粮食收储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市场机制作用得到更好发挥。如今,多元化市场主体入市收购,既让丰收粮有了更加多样化的销售渠道,也让优质粮食品种销路更好、价格更高,优粮优价成为种粮农民增收的“金钥匙”。
总结夏粮生产十七连丰的经验,重要的一条就是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粮食安全,离不开优势品种、优秀技术、优质设施的研发和应用。但如果离开了农民的辛勤耕耘,再好的粮食品种、再高效的生产技术,也难以发挥其效用。因此,全国2亿多农户构成了我国粮食安全的坚强基石,保护好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让他们种粮有收益、生产有奔头,才能继续稳住我国粮食生产的好形势,将14亿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说到底就是稳住他们的种粮收益,把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到实处。不仅要解决农民在粮食生产和销售中遇到的难题,也要继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优化供给体系,让种粮农民真正享受到“好粮卖好价、丰产又增收”的实惠,通过拓展粮食产加销增值空间,让他们分享更多增值收益。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让丰收的农民获得真金白银的回报,稳住他们的生产预期,我们就能够迎来一个又一个的丰收季。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朱隽
编辑:李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