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粮于技”,如何推进?
眼下,正是江苏夏收夏种的大忙之时,6月29日,科技日报记者来到南京市六合区金庄镇看到,这里正在建设的江苏智能农业万亩粮食高效高产示范核心区,不再是过去传统的种植方式,一台台“无人化”作业机,正在水田间往返穿梭工作。
焦永安是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位农机操作工,也是一名新型职业“农民”。“以前每到夏收夏种时节,从育秧到耕地再到插秧,都要几十个人下地作业。现在,我们用上了全流程智能化农机成套装备技术,一个人就能进行施基肥等‘九道工序’复式作业。”
“农业技术融合创新,让江苏正在变‘能人’种田为‘专家’种田,大大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也解决了农村农业劳动力不足问题,使粮食生产全程变得越来越高智能,缩小了我国与最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巫建华说。
多学科合作,建起现代农业生产过程标准体系
江苏国土面积10.72万平方公里,全省人均耕地仅有0.86亩,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尽管耕地有限,但科技却无限。”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教授张洪程说,近年来,江苏大力开展作物栽培工程技术创新,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生态环保绿色化,产学研合作加速培养出了一批新型职业“农民”,有效解决粮食生产面临的一些问题和压力,创出中国农业生产过程高产高效的种植新模式。
筑牢粮食安全基石,成为江苏重中之重的“第一工程”。连续10多年来,张洪程团队牵头,针对粮食生产现状,组成由植保、栽培、农机等多学科专家,以及农业重点龙头企业参与的超千人科研团队,重点开展作物栽培工程技术领域研究与攻关,创建了水稻主产区实用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和良种良法配套种植过程标准体系,使农业生产快速向轻简化、机械化、精准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为粮食生产持续增产增效提供了重大基础理论与技术支撑。
这个精确定量栽培模式与实用技术体系,已连续5年被农业农村部遴选为全国农业主推技术,相继在我国水稻主产区17个省(市、区)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
融合创新,让农业机械技术应用不再“碎片化”
“江苏农业机械应用程度高。但是,耕地和农机应用碎片化的问题一直非常严重。”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处长姜雪忠说,粮食生产要想实现高产优质的目标,必须改变碎片化的现状,要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农业、农机、农艺的结合,大力发展现代智能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精准化、智能化、生态化,组建智慧种植产业体系。
农机专家、扬州大学张瑞宏教授告诉记者,近年来,扬州大学联合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和其他相关科研院所,针对我国南方多熟制地区水稻机插栽培普遍存在“苗小质弱与大田早生快发不协调、个体与群体关系不协调、前中后期生育不协调”,导致产量、品质不高不稳与多熟季节矛盾加剧的突出难题,开始新的探索与攻关。
特别是随着北斗导航、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张瑞宏带领团队在农村农业部、科学技术部和江苏政府部门的支持下,迅速开展作物栽培田间作业“无人化”生产成套技术研究与攻关,先后解决了秸秆还田、精细耕整、精准播种、自动掉头转弯、精确接行续行、精确对行机械除草等方面的关键技术难题,创建了粮食耕种管一体智能机“无人化”田间作业农机农艺融合理论与成套装备先进技术。
“今年,我们使用扬州大学研制的无人驾驶水耕水播机,一次性作业可以完成施基肥、带水双轴深耕秸秆还田、起浆、平整、水播五道工序,机具能自动转弯调头、自动后退、自动对行上线,施肥量、播种量可以自动调节,地头自动停肥停种,这是连续阴雨天候条件下的补充,将有效提高粮食供给的质量和效率。”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蒋红云说。
记者了解到,扬州大学自主研发的耕种管一体智能机“无人化”田间作业成套装备技术,从去年10月起开始在学校承担的江苏省万亩粮食智能化高效高生示范核心区示范应用。其中,大丰大中农场通过应用,日前实产验收攻关方平均亩产618.87公斤,最高产田块亩产达665.18公斤,创出长江中下游稻麦两熟地区的高产量。
而在张瑞宏看来,目前江苏水稻、小麦平均亩产分别为550公斤左右和400公斤左右,但专家示范方水稻、小麦平均亩产已分别超过700公斤、600公斤,因此,江苏在粮食高效高产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过国忠 张平
编辑:李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