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又是一个丰收年!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和专家实地调查分析,今年夏粮面积稳定、单产提高,丰收已成定局。夏粮丰收到手,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对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意义重大。今年粮食生产开局并不顺利,小麦生产先后面临局部干旱、暖冬旺长、“倒春寒”、病虫害等灾害,田间管理又遭遇疫情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夏粮是如何夺取丰收的?本报即日起开设专栏,探析夏粮丰收背后的困难与举措、经验与思考,敬请关注。
“今年病虫害重,天气落差也大,幸好我们有县里的农技专家做后盾,政策支持力度也比往年大,收成基本没受影响。6台收割机齐上阵,1950亩小麦4天就收完了,预计亩产能有1200多斤。”麦子颗粒归仓,河南省滑县焕永种植合作社理事长杜焕永总算放下了心。
6月15日,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传来: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和专家实地调查分析,今年夏粮丰收已成定局。战胜了前期干旱、“倒春寒”,战胜了近10年来最重的小麦病害,战胜了春季田管关键期遭遇疫情冲击的不利影响,夏粮,今年再次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丰收“答卷”。
丰收来之不易 超常规举措惠农稳粮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夏收时节,黄淮平原上麦浪滚滚,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精松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睿刚完成140亩小麦的机收,不由感慨起今年丰收的来之不易:“疫情防控吃紧的时候,正是小麦病虫害防控的关键期,人员不能流动,工人不好找,打药又不能扎堆,合作社的飞防服务发挥了大作用,让种粮大户的心里踏实多了。”
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超常规举措稳住了粮食生产。在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不失时机抓好春季农业生产,保持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定。李克强总理多次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要求抓好抓细春季农业生产。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印发《当前春耕生产工作指南》,推动各地分区分级恢复春耕生产秩序,这是多年来少有的。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各级各地农业农村部门环环紧扣,季季紧抓,顽强拼搏,力保丰收。农业农村部及时向广大农民发出公开信,提出“春耕八条”,指导防疫春耕“两不误”,并开展“奋战100天夺取夏粮丰收”行动;紧急成立全国春耕农资应急调度保供组,打通春耕农资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凝聚起抗疫情保春耕的强大合力;疫情形势好转后,立即派出11个司局级干部带队的工作组,赴22个省份督促指导春耕生产。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按下“暂停键”,但春耕不能停,小麦田管节奏不能被打乱;今年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等重大病虫害呈偏重发生趋势,条锈病为近10年来最重,但是粮食安全不能有闪失;小麦生长期局部地区出现“两头旱”,受暖冬影响小麦生育期提前,春季又遇到几次较重的“倒春寒”,但抗疫保供任务不能打折扣。
为此,各夏粮主产区纷纷出实招、下真功。河南发挥全省近10万家农民合作社、8.8万家社会服务组织作用,麦田管理进度不但没有受到疫情影响,还快于上年同期;安徽在前期切块中央财政5000万元用于赤霉病防控资金基础上,再紧急下拨小麦病虫害防控资金1.5亿元……
一项项惠农稳粮的政策措施,凝结成丰收的金黄麦穗,成为14亿人口大国经济社会稳定、应对风险挑战的底气。
厚植产能根基 中国饭碗再次经住考验
在今年的旱情中,河南省西平县二郎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的水井和喷灌设备发挥了大作用,实时气象监测设备和农业技术区域推广站,更是让这里的小麦告别了“望天收”。西平县四新家庭农场的600亩优质强筋小麦就在示范区内,农场负责人李书红告诉记者,今年这些小麦不仅取得了亩产超过1200斤的好收成,因为提前与面粉公司签了订单,每斤售价还要比普通小麦高0.1元左右。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近年来我国持续发力巩固和提升粮食产能,建成6.4亿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让更多农民挑起农业现代化的“金扁担”。面对今年的挑战,中国饭碗的产能根基再一次经受住了考验。
省农科院的博士工作站设在自家田头,让山东省东明县种粮大户马国兴对小麦的收成很有信心:“我们种的是农科院选育的‘济麦44’,品质好,产量高。采用‘两浅一深’栽培技术,种出的小麦抗旱又抗冻。增施叶面硒肥和硫酸锌肥,还能增产30%。”因为这份信心,他还建起了挂面加工厂,今年以每斤1.28元的价格收购了附近村民的2万多吨优质麦。
受益于“金扁担”的不只有马国兴,今年2月以来,山东省52万名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580万人次,防治病虫害、返青麦田管理、预防“倒春寒”……一个个难题迎刃而解,有力促进了小麦苗情转化升级,预计今年全省小麦单产明显增加。
而在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湖北,因为疫情防控要求“不接触、不见面”,省农业农村厅创新方式开展技术服务,组织农业专家开讲“战疫情保春耕空中大课堂”,播出电视节目38期,发布短视频1435条,观看点击人次2013万。今年全省小麦和油菜总产实现“双增”,油菜总产、单产均有望创历史新高。
丰产更要增收 守住“米袋子”鼓起“钱袋子”
决胜全面小康,保粮食安全是基础,促进农民增收更是重要内容。今年的夏粮生产,不仅实现了增产提质,也推动了农民增收。
在安徽,一张专用小麦种植地图上,307个万亩以上单品种种植单元一目了然,加工企业可以根据需求按图索“麦”。今年,地图中646.65万亩优质专用小麦全部实行订单收购,价格比去年同期增长10%左右,仅此一项亩均净收益增加40元,带动全省农民增收9.19亿元。
在四川、湖北,传统油菜籽产区开始积极打造区域品牌,小榨浓香菜籽油受到市场青睐,原料油菜籽价格也随之上行,部分地区优质油菜籽售价已达到每斤2.8元。
最低收购价政策、生产者补贴、产粮大县奖励……在今年财政“过紧日子”的情况下,国家各项粮食生产政策不仅保持稳定,有的还有所增加,大大提升了政府抓粮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籼稻最低收购价提高了1分钱,稳定了农民的种粮收益预期。
夏粮归仓,心里不慌;以秋补夏,担惊受怕。今年全国两会首场“部长通道”上,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用4句话说明中国的粮食安全:“粮食连年丰收,库存比较充裕,口粮绝对安全,饭碗端在手里。”夏粮丰收,正是这4句话的有力注脚。这份丰收“答卷”,是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背景下取得的,不仅充分说明我国保障粮食安全有把握、底气足,也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实现“六稳”“六保”提振了信心,为稳定世界粮价和粮食市场作出了贡献。
农时不等人,还来不及好好感受丰收的喜悦,杜焕永已经开始忙着1400多亩玉米和300多亩花生的抢时播种,准备用耕耘迎接金秋更大的丰收。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李竟涵
编辑:李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