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育好秧 多种粮——从种粮大户秧田看益阳早稻生产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 邢玲 肖萍 龙小林 编辑:李偲 2020-03-25 09:41:48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

一年之计在于春。当前,春耕生产进入关键期。湖南日报派出记者,深入衡阳、岳阳、常德、益阳等地田间地头,采访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农业农村部门负责人等,从今天起开辟《不误农时不误春》栏目,集中报道春耕生产一线情况,敬请关注。

湖南日报记者 邢玲

通讯员 肖萍 龙小林

在早稻生产中坚持“稳”字当头,推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是今春各地努力的目标。连日来,记者走进益阳市赫山区、桃江县一些集中育秧点,听种粮大户讲育秧经,感受今年早稻生产新变化。

稳面积——集中育秧有补贴,以奖代投促种粮

“去年早稻我们集中育秧38.6亩,供合作社1600亩农田使用。今年计划集中育秧130亩,可为4500亩农田提供秧苗,现在已完成90亩。”3月21日,赫山区红胜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段照穿着皮鞋站在秧田边,向记者介绍。

这位26岁的年轻人,2016年从湖南农大毕业后,跟父亲一起办起了集水稻种植、大米加工、农机服务等于一体的合作社。他家的秧田不是一般的水田,而是一块结实的旱土。记者看到,由铺岩棉、无纺布等做成的一张张机插水稻育秧苗床,“长”在旱地上。

“我们育秧采用的是机插稻水肥一体无盘旱育秧技术。”段照说,这是一种在稻田、山坡地甚至水泥地都能实现杂交稻育秧的技术。这一技术采用印刷定位播种,可解决机插杂交稻用种量大、秧龄期短,秧苗素质差、双季稻品种不配套等难题。

技术更新,只是红胜合作社扩大育秧面积的原因之一。实际上,段照的信心更多来自政府多项政策的落地。为稳定粮食生产,赫山区先后出台《关于切实加强2020年粮食生产工作的决定》《2020年度粮食生产工作考核办法》《2020年早稻集中育秧实施方案》,通过层层压实责任、加强技术指导、强化政策激励等措施,引导采用工厂化育秧、水肥一体化育秧等方式,实现种粮大户100%集中育秧。尤其通过以奖代投、以奖代补等方式,着力整合涉农补贴资金,加大集中育秧、扩大双季稻种植面积的补贴力度,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不仅种粮大户扩大了早稻种植面积,一些散户也纷纷种起双季稻。原本只种一季稻的欧江岔镇欧江岔村村民袁俊,今年在红胜合作社订了1800个抛秧盘,准备将20亩农田全部改种双季稻。“他这里秧苗质量有保障,价格也实惠,不仅免去了自己育秧的工夫和风险,还不耽误外出打工。”袁俊说。

今年74岁的笔架山乡新崇安村村民杨宗凡已流转稻田20亩,准备种双季稻。早些天,村党总支书记胡放明告诉他,今年村里专门集中育秧13.2亩,免费供应给家里无主要劳动力的农户和贫困户。“自己不费半点力,就有秧苗用。这样的好事,到哪里去找哦?”说起种粮,杨宗凡劲头十足。

“像笔架山乡这样以村为单位建立的应急育秧点,全区共有10个。”赫山区农业农村局干部张鹏程说。

据了解,益阳市今年计划种植早稻165万亩,比去年增加24万亩。

提质量——大户带头搞示范,绿色种田有奔头

3月22日一大早,桃江县桃花江镇拱头山村种粮大户昌冬良先后迎来两拨客人。第一拨,是对口联系他的县级领导,通知他因项目建设破坏的水系已经修复好,询问他还有没有其他困难。第二拨,是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和农技干部,了解他的秧田是否因头天晚上的雷暴天气受损,指导他及时排水、补地膜,并嘱咐他尽快将农田翻耕,灭杀防控二化螟。“你看,干部们对我们种粮的事多上心。”昌冬良在秧田里,一边和工人盖好被狂风掀开的地膜,一边笑着对记者说。

昌冬良去年种了1200亩双季稻,今年计划将面积扩大到2000亩。“只要粮食种得好,自然就会有奔头。”昌冬良说,从去年开始,桃江县大力引导种粮大户通过早翻耕、石灰杀虫卵,全部施用测土配方肥,种植紫云英、肥用油菜等生产绿肥,装置诱蛾灯等,开展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创建。昌冬良领头的拱头山农机服务水稻种植合作社,是全县2个万亩示范片试点之一。

“去年我用‘绿色方法’种田,亩产提高50公斤,每100公斤稻谷比市场价高40元。”昌冬良说,今年合作社通过委托5个村的村委会集中流转土地,新增早稻种植面积1600多亩。

目前,桃江县完成早稻集中育秧可插大田面积15万亩,种植大户或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农机装备保养维修率达95%。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 邢玲 肖萍 龙小林

编辑:李偲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粮食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