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玉米市场供需平衡受到影响,畜禽养殖业也因此受到很大冲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杨艳涛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玉米市场的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肉蛋奶的有效供应,对保障正常的生活秩序至关重要,尤其是发生在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时,要切实发挥好粮食安全“压舱石”的作用。
阶段性供应紧张 亟须补齐四大短板
中国经济时报:疫情对我国玉米市场产生了哪些影响?
杨艳涛:目前农资供应紧张、运输受阻已得到初步缓解,但是农资供应问题还未得到彻底解决,在疫情较重的地区仍然存在困难。
从玉米需求看,疫情对目前畜禽养殖业冲击较大,直接影响玉米饲用消费,预计2020年饲用需求减少900万吨。短期看,玉米淀粉加工企业原料不足、物流受阻以及开工率不足,酒精作为防疫消毒用品,加工需求表现旺盛;长期看玉米工业需求仍呈增长趋势。
疫情导致国内玉米贸易一度停摆,玉米市场出现阶段性供应紧张。由于原料运输困难,玉米产销区市场价格均出现上涨,对玉米加工企业形成巨大资金压力。随着后期天气转暖集中售粮,玉米报价还面临再度下行风险。
中国经济时报:在我国玉米供应链体系中存在哪些短板?
杨艳涛:此次疫情再次暴露出我国玉米供应链体系存在的问题与短板,需要对其进行深刻的反思,化危为机。一是小农生产造成粮食生产与消费的脱节。二是粮食生产及储备的区域布局不平衡。三是“北粮南运”造成跨区流通不畅。四是
粮食应急体系亟待健全。
从三方面完善玉米供应链体系
中国经济时报:对完善我国玉米供应链体系有哪些建议?
杨艳涛:首先,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及经纪人作用,促进玉米产销对接。提升玉米种植农户的组织化程度,能避免粮价波动频繁的情况,减小农户利益的损失,还可以提高农民在粮食流通时与企业的议价能力。要对粮食经纪人进行相关培训,提高经纪人整体文化素质,引导粮食经纪人与购销企业、国有粮食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发挥国有粮食企业的主导作用,拓宽购销渠道,积极开展委托收购、订单收购、合同收购。
其次,统筹调整玉米产业区域布局,促进产业高效率发展。在玉米生产与加工环节方面,在保障玉米主产区稳定供给的同时销区也要一定的粮食自给率,防范粮食安全风险;在东北地区等玉米主产区合理布局玉米深加工项目,以实现原料就近加工转化;促进“南猪北养”格局的发展,以减轻“北粮南运”的压力以及规避饲料粮的流通风险。在玉米区域储备布局方面,从粮食战略储备和西部大开发的角度,考虑在中西部粮食主产区增建扩建一些国家储备粮库。同时,可以考虑由东南沿海地区投资在主销区建立自己专用的粮食储备库,以便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与中央储备库形成两轮驱动。在玉米流通体系方面,应当加强铁路、水路建设,优化铁路、港口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铁路网络布局,合理调配铁路运力,加大港口设施投资建设,建设专业化的散粮运输船队,布局重点粮食港口码头,提升港口运转的专业化水平。
再次,健全粮食应急机制,降低突发事件带来的风险。粮食部门要高度重视粮食应急机制的建设工作,强化粮食紧急调运的情景构建,制定粮食调运的应急预案,不断修订并完善粮食物流应急预案体系,提升应急机制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制定简单、易操作、可执行的粮食调运应急程序,完善工商、交通、质检等多部门的联动配合机制,确保突发事件下的粮食快速调动。建立粮食应急储备基地,支持发展地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充分保证农民粮食顺畅销售的同时,重点打造集“产、购、储、加、销”于一体的粮食应急保供综合服务体。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编辑:李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