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农业农村发展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举措落实,特别是保障粮食丰收和恢复生猪生产,努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农业农村发展‘双胜利’。”不久前召开的农业农村部2020年重点工作交流会如此强调。
“保障粮食丰收和恢复生猪生产”被置于特别重要位置,是因为“粮食丰收”事关“米袋子”,“恢复生猪生产”影响“菜篮子”。而从疫情发生后,各地超市货架上最先被卖空的物资看,粮食和肉食品首当其冲。事实上,无论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还是从推进农业农村发展角度看,“米袋子”和“菜篮子”都应当被放在各地农业农村工作的首位。
今年春耕面临的形势非常特殊,新冠肺炎疫情给春耕生产带来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由于春播粮食面积大约在9亿亩左右,占全年粮食面积一半以上,因此,按时保质完成春播任务,对全年粮食生产至关重要。目前,全国各地正在严格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全力组织春耕生产,确保不误农时,春耕备耕正从南到北陆续展开。而粮食生产和生猪养殖,都离不开“料、人、钱”三要素,三要素能否到位,影响着“米袋子”和“菜篮子”的生产能否得到根本保障。而这方面的工作,需要有关方面找准着力点,综合施策,统筹推进。其中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从“料”也就是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物资,即种子种苗、农药、肥料、农膜、饲料、兽药、疫苗、仔畜、农机具及零配件等角度看,受乡村之间设卡封路的影响,个别地方存在春季农业生产物资运输车辆“进村难”、高速公路“上得来、下不去”以及农机具跨区域作业转运难等问题。有些生猪养殖户,因为饲料进村难,不仅不敢扩大养殖规模,且影响现有生猪存栏;种粮大户也因为农资不到位,春耕难以全面铺开。
从“人”也就是用工角度看,一些农业龙头企业通常都会在乡村招用一些村民务工。同样由于部分乡村实施严格管控,村民出村回来就要被隔离,企业用工难以得到保障,影响了企业开工率和复产规模。而农业龙头企业通常牵一发动全身,这些企业开工不足,将会影响产业链上的小农户和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春耕推进进度。
从“钱”也就是资金角度看,无论小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者农业龙头企业,受疫情影响,都面临资金困境。以生猪养殖为例,生猪产业本身就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疫情发生后,受饲料生产企业停工等因素影响,生猪养殖成本明显增加,补栏增养也需要资金支持,从“运猪”向“运肉”的政策转变,还需要养殖企业增加冷链仓储、深加工等方面的投入。同样,农时不能耽误,购买农资急需资金,而抵押物又不足,这种情况下,钱能否到位也直接影响着“保障粮食丰收”目标的实现。
针对上述问题,相关部门纷纷出手,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举措,“料、人、钱”三要素的困境在各地得到不同程度缓解。
就“料”而言,3月2日召开的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要求,“推动农资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和供应到村到户”。此前,交通运输部和农业农村部联合制定了春季农业生产物资运输保障方案,全力做好农业生产物资运输保障工作;有序恢复正常交通秩序,保证春季农业生产物资运输畅通;落实绿色通道政策,保障春季农业生产物资运输车辆优先便捷通行。
就“人”而言,一些省份农业农村系统成立服务队,走进田野乡村,分别联系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帮助广大主体纾困解难,让企业用工得到保障。
就“钱”而言,在监管政策引导下,金融机构特别是身处县域的农商银行,或适当提高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额度,简化贷款手续;或加大对辖区涉农领域特别是粮食、蔬菜、肉禽蛋奶、鲜活农副产品等行业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蔬菜扩大种植,支持生猪养殖等。
事实上,要保障粮食丰收和恢复生猪生产,各地需要根据当地农业农村实际情况,找准政策着力点。比如,广东省实行财政补贴,以鼓励企业应急收储滞销的家禽、水产和蔬菜瓜果,以减少农民损失,保障供应稳定,就是一项既暖人心,又具针对性,还能产生综合效应的举措。因为农民饲养的家禽、养殖的水产、种植的瓜果蔬菜,如果销售不了,资金就回不了笼,就不能正常准备今年的春播和养殖,还会影响农民种养殖热情,甚至因为滞销让脱贫的农民返贫。广东农业部门仅通过最低收储家禽3340万只、水产品4.4万吨、蔬菜瓜果11.6万吨,就补贴了财政资金超过1.3亿元,财政资金在引导收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可见,只要找准症结,切实解决当前掣肘种养殖业的难点问题,一项政策就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综合效果,就能为保障粮食丰收和恢复生猪生产打下更好基础。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徐绍峰
编辑:李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