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欧阳晓娟)1月3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布“2019年食品安全与健康十大热词专家解读”。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谭斌对热词之一的“辣条”解读表示,“辣条”具有草根性、民族性及原创性,应予以适当扶持和引导。自2019年3·15晚会曝光问题辣条后,企业淘汰率达16.6%。目前行业已制定降盐30%,降油20%,降糖40%的目标。
2019年辣条企业淘汰率达16.6%
辣条又叫大面筋、素牛筋等,以小麦粉或其他谷物、豆类为主要原料做成的食品,被称为“童年味道”的象征。数据显示,2018年调味面制品(辣条)行业全国年总市场销售额456亿元,年产值264亿元,实现就业40多万人次,完成利税16亿元。
谭斌在解读时表示,“辣条”具有草根性、民族性及原创性,是传统食品工业化的具体体现,不仅被作为方便休闲食品,也成为了一款流行的佐餐食品和凉拌菜的原料,应予以适当扶持和引导。
2019年3月15日,2019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15晚会曝光了危险的辣条,辣条背负了“垃圾食品”的骂名。谭斌说,3·15后辣条行业的企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512家减少至427家,85家不达标的企业被淘汰出局,淘汰率达到了16.6%。郑州市平江商会秘书长李长根也曾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整个辣条行业市场急剧萎缩,至今已造成经济损失上百亿元,几十万从业人员都处于待业状态,行业形势严峻,举步维艰。
辣条统一国标结束“乱像”
为结束行业标准的不统一,监管的不统一,以及“同品不同标”的现象,2019年12月1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调味面制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公告,从统一“辣条”类食品分类、加强原辅料和生产过程管控、倡导减盐减油减糖等6个方面对加强调味面制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出要求。
“3·15曝光的少数不法商人无视生产规范与标准规定,既无安全卫生的生产管理,还超范围、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理应得到处罚和取缔,但不能因此而否定整个行业。”谭斌表示,对于“辣条”行业而言,这既是危机也是机遇,行业先乱后治,由乱而治,市场监管总局《公告》的出台正是基于疏导结合、规范市场、倒逼行业整体水平提升的理念。规定了全国统一的生产许可、明确了产品适用的基础标准、提出了未来行业发展的健康导向。《公告》的出台既考虑了行业发展的需求,又规范了监管的尺度,同时也更好地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进一步推动了行业健康发展。
辣条行业已制定“三减”目标
“目前,辣条行业内的大企业正在与相关科研机构与高校积极开展工艺、安全、健康、营养等多方面的合作,推动行业转型升级。”谭斌表示。行业在“三减”(减盐、减油、减糖)方面已经制定了一个目标,也就是将在目前的基础上降盐30%,降油20%,降糖40%的目标。行业内多数企业产品已向营养、健康的方向发展。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目前“辣条”产品中允许使用的甜味剂已由原来的7种,减少到3种;防腐剂由原来的6种减少到现在不使用;色素已将原来的合成色素,全部改用天然色素。这些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为“工艺上必须且全部符合国家标准”。
针对辣条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谭斌建议,原有的与《公告》要求不符的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应予废止,建议在相关政府部门的指导下,尽快制定行业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同时,还应加强科技创新、引领行业规范、淘汰落后产能,实现健康发展。比如鼓励引导调味面制品生产企业入驻工业园区,形成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模式。对已经进入工业园区的企业,须经严格审查通过后方能颁发生产许可证,这样才能有效淘汰在乡镇的落后企业,使行业更加规范、生产条件更加完善。
来源:新京报
作者:欧阳晓娟
编辑:李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