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吴炳方:粮食安全监测彰显中国的大国担当

来源:新华网 作者:陈听雨 编辑:李偲 2019-11-25 09:16:57
时刻新闻
—分享—

新华网北京11月22日电(记者 陈听雨)科技部自2012年启动“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工作,此前已连续7年发布18个专题报告,为国家重大战略、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数据和决策支撑。

针对11月22日最新发布的2019年度4个专题报告,新华网邀请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编写委员会副主任、专家组副组长、灾害专题责任专家牛铮,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大宗粮油作物专题编写组组长吴炳方,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研究员、土地退化专题编写组组长高志海等三位参与报告编写的专家做客新华访谈,进行专业解读。

图为吴炳方回答主持人提问(新华网 周靖杰摄)

以下为访谈主要内容:

主持人:粮食安全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根据遥感监测,2018-2019年全球粮食生产形势如何?中国在全球粮食安全尤其是非洲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什么作用?

吴炳方:粮食安全是国际也是国家的头等大事。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第二个目标就与粮食安全密切相关,这也是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每年把粮食安全作为监测主题的原因。

我国的粮食安全监测,已经为很多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独立的第三方信息源,有利于他们作出判断,例如今年国家粮食生产情况怎么样?需要采取怎样的粮食供应策略?这项工作彰显了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粮食供应形势不会发生大的变化,粮价就涨不上去,这对很多发展中国家是好事。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粮食安全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信息鸿沟,需要知道哪个地方有粮食?哪能买到粮食?才能作出精确判断。科技部推动粮食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生产形势监测,发布年度报告,目的就是提供这方面的信息,来消除粮食安全的信息鸿沟。

今年,我们重点把非洲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分析了非洲过去15年、20年的粮食安全形势的变化,总体而言,非洲过去15年粮食安全形势有所改善,但有些国家区域差异巨大,有些国家改善很快,有些国家不但没有改善,粮食安全形势还更严峻了,需要国际社会给予更多关注。这是我们发布报告的初衷。

由于投入很大,只有少数国家和国际组织有能力进行粮食作物的形势监测和估产,中国政府已经连续20多年投入此项工作。我们希望建立起来的监测系统,不仅服务中国,也能够分享给发展中国家,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和科技服务。

中国是首个推出粮食遥感监测云服务的国家,我们提供一种云服务解决方案,希望世界上其他国家不需要投入太多的资金、成本再去建立这个系统,而是把重心放在应用这套系统来监测和分析上,来服务于自己国家的政策决策。

来源:新华网

作者:陈听雨

编辑:李偲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粮食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