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标准农田事关长期生产能力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乔金亮 编辑:李偲 2019-11-15 08:15:17
时刻新闻
—分享—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为目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措施。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面对城镇化日益增长的用地需求和耕地地力退化的挑战,尤其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高产稳产、旱涝保收。

只有守住今天的耕地,才能守住明天的饭碗。虽然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未来一个时期将处于紧平衡状态。耕地对粮食生产的刚性约束越来越突出。同时,粮食的金融和能源属性也日益加深。如果按照高标准农田每亩旱涝保收1000斤粮食测算,如期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可以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这占了我国目前粮食产量1.3万亿斤的大头。可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的底线,最根本的还是要保护好、建设好耕地。

近年来,各部门通过新增千亿斤粮食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整治、农田水利建设等渠道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但存在分散管理、效率不优的问题。新一轮机构改革后,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原国土资源部、水利部的农田建设管理职能整合到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彻底改变了农田建设“五牛下田”的局面,这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了机制保障。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升耕地质量的现实要求。我国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面积仅占全国耕地面积的三成多,大部分耕地还处于“待提升”状态。总体看,中低产田面积占比近七成,耕地退化面积占比达四成,有机质含量低,基础地力低。具体看,东北黑土层变薄,南方土壤酸化,华北平原耕层变浅,西北耕地盐渍化问题突出。

针对以上情况,国家已开展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湖南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修复等。总体看,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了次田变好田、劣地变沃土,全国耕地质量平均提升了一至两个等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显著增强。这解决了一家一户想干又干不了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有效提高了粮田产出效率,促进了适度规模经营。

应当看到,建设高标准农田不只是提高当年产量,也不只是着眼于土壤改良,而是提高土地长期的综合生产能力,把粮食稳产高产的动力从外部的大水大肥投入转到依靠自身地力上来,从而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在这个过程中,要构建农田建设管理制度体系,推进农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是解决好建设难题。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各地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很大,地方政府要切实履行对耕地占补平衡的责任。由于农田建设公益性强、投资大、周期长,必须依靠政府的有效组织。要建立健全农田建设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土地出让收入和地方政府债券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支持。同时,农田建设的受益主体是农民,要充分发挥农民特别是新型主体的作用,鼓励其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

二是解决好管护难题。农田建设是“三分建,七分管”。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在思想上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就万事大吉,未能很好地落实管护主体和经费来源,缺少后续督导和管护机制。质量比数量无形,要在守住耕地数量红线的基础上,动态监测耕地质量情况,引导经营主体用好管好来之不易的良田沃土。加强对耕地保护责任主体的补偿激励,按照谁保护、谁受益的原则,对承担保护任务的农户给予奖补。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乔金亮

编辑:李偲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粮食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