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秋收基本结束,记者近日在湖南、福建和黑龙江等一些粮食产区的田间地头感受到,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绿色的耕种方式、对质量的严格把关和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让广大农民在丰收之外,更有“稳收”“优收”。
绿色打底 让农产品更安全
秋收是金黄色,但它的底色却是绿色。这也是时下不少农民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和耕作理念。11月初,当别人家的中稻都已收割完毕,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临江镇水西村万鑫家庭农场的稻田里还满是“低着头”的金黄稻穗。
“这是再生稻,是绿色种植。中稻割了以后,不用播种、不用施肥、不用打药,还能再长一季,再收四五百斤。”农场负责人马芳华向记者“解惑”,“别看亩产只有400多斤,因为不用重新栽种,相当于一亩地少用几十斤农药化肥。”
在黑龙江省延寿县信合有机稻米专业合作社基地,记者在稻田里看到了一种和黑土颜色差不多的薄膜。合作社理事长姚宏亮介绍,因为种植有机水稻,合作社使用的地膜全是玉米淀粉可降解材料制作而成。它可以抑制杂草生长,避免除草剂的使用,促进土壤中有机肥的发酵分解,充分保障有机水稻的绿色生长环境,实现产量、质量双提升,每斤稻谷可以卖到5元多。
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种植大户钟育贤曾被“只管规模大、不顾污染重”的种植方式“坑惨了”。他说,以前施肥只顾“一炮轰”,不仅丝毫不能提高稻米品质,还造成水质富营养化和土壤重金属活性提高。
这两年钟育贤开始使用测土配方施肥,只要在手机上打开专门软件,选择作物种类,再给农田进行定位,一张详尽的“配方施肥表”便呈现出来。“然后把数据输入智能配肥机,地里要的肥料就配好了。”钟育贤说,这样至少可以将施肥量减少50%。
追求品质 种出更好的大米
尽管优质大米有一套包含很多数据的详细评价体系,但由于不同消费者有不同口味,最终吃到嘴里的是大米而不是数据,因此最近几年“品鉴大会”“试吃实验”也逐渐开始流行起来。
秋收之后,钟育贤最紧要的一个工作就是参加农业部门组织的“试吃实验”。“我今年已经参加了三次试吃了。”他告诉记者,自己每年种植的品种全都是靠嘴巴“选出来的”。自己还会专门辟出一块试验田,用不同的耕种方式来对比不同的品种,选出最好的那个进行大规模种植。“你闻闻这个‘黄花占’,是我去年试验用油菜当底肥,加上其他一些生态方法种出来的。”钟育贤拿着一个装满大米的玻璃罐向记者说。
这样做的还有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玉田镇东渡村美生家庭农场负责人陈美生。
“优质稻肯定是趋势,而且卖谷子不如卖大米,所以现在我们都是种植加工一条龙产业。”摸出门道的陈美生,每一年都会小范围试种十多个品种,看看市场的反映,第二年再调整。2016年,陈美生种出的“玉针香”米粒修长、米香浓郁,大受市场欢迎,价格高达12.9元/斤,每亩产值6000元,是普通稻谷产值的4倍。陈美生因此还创建了自己的品牌“米哪儿”。
玩转科技 让种田更简单
今年10月公布的《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显示,2018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3%,比1996年的15.5%提高了42.8个百分点。这其中,现代化农业机械的大规模投入使用,为乡村振兴带来充沛动力,让种田变得更加简单。
以前收上来的稻谷要放在马路边晒,不仅时间长,而且车子碾压后还会贬值。如今,在陈美生的烘干中心,几台正在工作的烘干机呼呼作响,边上却见不到一个工人。原来,通过手机数据传输,陈美生坐在办公室就完成了操作和监控:“农忙时我们一天可以处理1000吨稻谷,烘干的同时还能除杂,就像一台大型‘稻谷洗衣机’。”
“要是不学,不出三五年你就得落后。”年过五旬的钟育贤曾天天和农用无人机打交道,对于农机的使用早就超过一般农民,但他仍不敢怠慢。“现在无人机的更新速度很快,仿地飞行、智能刷机这些概念,前两年听都没听过。更不要说其他设备了。”钟育贤告诉记者,自己常常趁着厂家上门免费做保养的机会,在旁边 “偷师”。
如今,随着国家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科技在农业生产中所占比重逐渐扩大。湖南省农广校校长梁先明告诉记者,在秋收之后并不是农闲,不少农民都会趁这个机会抓紧充电。农业部门不仅会组建多支专家团队、开发各类学习课件和举办大量培训,还会启动各种异地交流实践活动,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开阔眼界、熟练技能、更新观念。
来源:新华网
作者:周勉 林超 王建
编辑:李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