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过后,随着东北降温、新玉米陆续收获,以山东为代表的华北地区新粮收获进入高峰期,国内玉米市场跌跌不休,截至目前累计降价50元/吨,但较9月中旬高位最大累计跌幅已接近200元/吨。
深加工收购价高开低走
国庆期间,吉林公主岭中粮率先开秤收购新季玉米,较常年提前近半个月。早于吉林开秤的黑龙江大部分深加工企业挂牌价格普遍高开低走,同比高开100元/吨,现已累计回落40~70元/吨不等。目前,黑龙江青冈龙凤三等新粮挂牌价1710元/吨,绥化昊天三等新粮挂牌价1714元/吨,肇东成福挂牌价1630元/吨。
黑龙江深加工企业厂门到货粮源主要来自东部和北部地区农场,由于种植面积较大、潮粮不易保存,目前农户销售积极性较高。据了解,富锦象屿公司日收购量已达5000~6000吨;哈尔滨及绥化地区深加工企业厂门到货相对偏少,因本地玉米尚未集中收割,而农场玉米到货相对有限。中粮生化(肇东)公司和绥化象屿公司尚未开秤。
北方港口价格走低后,东北贸易商收购心态趋于谨慎,目前维持收购的烘干塔干粮主要销往深加工和饲料企业。
上年吉林地区因干旱生长期延迟,收获时玉米水分普遍较高,今年收获期水分、品质普遍优于上年,30%水分潮粮收购价在1400元/吨左右,但今年入市粮商数量 明显少于上年。
华北玉米进入降价模式
国庆长假前,华北玉米市场已进入新陈交替的降价模式。随着国庆节山东等地夏玉米完成收获,跌势更进一步。截至目前,华北地区玉米价格已较高位累计下跌150~200元/吨,国庆期间累计跌幅20~70元/吨。
国庆节后,随着华北新粮上市量增加,深加工企业玉米挂牌价下跌速度加快。截至目前,山东深加工企业玉米挂牌价1840~2020元/吨,周环比下降20~120元/吨。后续东北玉米批量上市的影响依旧不可忽视。
南北港口玉米价格下跌
由于贸易商收购心态偏弱,仍持续下调收购报价,至今北方港口主流收购价降至1750~1770元/吨。受北方港口价格下跌及长假期间到货集中影响,南方港口价格回落幅度为10~20元/吨。统计数据显示,广东港口内贸玉米库存31.5万吨,外贸玉米库存0.3万吨。目前,广东港口内外贸玉米日均出货1.8万吨,较节前减少1.4万吨。
市场分析认为,国内玉米市场正在等待两个信号的进一步明确:中美贸易谈判结果和新季玉米上市节奏。由于东北玉米尚未到真正的批量上市高峰,9月下旬以来的一波跌势只能算是小试牛刀,10月将迎来真正的考验,也是今秋明春底部建仓时机的开启。
来源:粮油市场报
作者:梅立红
编辑:李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