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国内豆市低而不稳中长期将呈阶段性波动

来源:粮油市场报 作者:刘从新 编辑:李偲 2018-05-04 09:42:42
时刻新闻
—分享—

  国内豆市持续低而不稳,导致豆农收益与种植玉米出现明显差距,短期中美贸易摩擦对国内现货市场尚未构成影响,但中长期在外部环境震荡变化中,受国内需求拉动,豆市将显现阶段性波动。

  短期东北地区大豆现货市场以稳为主,关内市场跌势难以平息,但近日河南、安徽或许会略有好转。种源需求明显增加,劣质豆源去向明确并陆续分流,优质优价现象会逐步显现,但受市场豆制品替代源较多影响,加工仍呈低迷状态,短期内大豆市场依然暗淡。

  市场延续清淡替代品种较多

  由于天气逐渐进入高温,下游市场各类副食品供应充足,且价格低廉,常规类蔬菜集中上市,豆制品加工量明显下降。同时,环境治理对作坊排污管理甚严,关闭现象继续增多,豆源消耗进一步减少。

  肉、蛋、禽价格已经跌破养殖成本,造成亏损加剧。补栏热情衰退导致粕类需求下降,劣质豆源进入油企的现象也明显减少。

  受上述因素制约,大豆市场补库热情明显低沉,由于前期市场经营商已经对东北豆源作了一定补充,而且转化较慢,加上关内行情近期大幅走低,观望情绪加重,拉长了产区豆源分流的时间。加上市场竞争恶化和利润空间微薄,进一步激化了市场去库存的态势,“少进慢补”现象将继续延伸,至5月中旬,在沿淮产区大豆价格大幅走低后或许会增加库存。

  河南出货心急价格乱象加重

  由于离夏收时间不足1个月,河南境内领跌的局势已经波及到各大豆产区。随着劣变升级,许多存储豆源不得不被迫向蛋白企业转移,亏损局面已经定型,之前入仓的质量与现货差距明显,受劣豆亏损较大影响,现货收购也十分谨慎,对收购价格的施压不难想象。大多数亏损户急售大豆,为腾仓收麦做准备,因此,亏过之后均关门休市,收购户少了,收购价就低了。

  “五一”前夕,河南许昌、周口、淮阳、鹿邑、扶沟等大豆产区,优质类抛筛豆源装车价仅为4000~4100元/吨,而过双比重筛的多在4200~4240元/吨,许多“高不成低不就”的豆源仅在3800~4000元/吨价位装车。“红眼”豆和有一定水浸的豆源价格为3400~3500元/吨,明显转向蛋白企业。永城地区此类豆源仍较多,上周末这类存储商户已出现3360~3400元/吨散装报价。现货收购质量明显提升,但毕竟去年收获时由于天气原因,籽粒偏小和青籽略多的现象难以改变,只得在收购时大幅压价,上周末已经出现4000~4100元/吨的装车价。

  此种乱象直到新麦上市前都难以消停,但近期优质货源价格低廉,加上麦收期间大豆收购将停止,市场会在近期增量采购,届时产区在种源扩充后,优质优价现象将显露。

  安徽“雾里看花”跌势难以抗拒

  受河南影响,安徽产区大豆价格略显被动,想支撑却难以承压,市场低消耗且倾向河南,令各地不得不顺势跟跌,但下调速度不及河南。许多仓满的大户“雾里看花”,许多存储货难以“下狠心”抛售,多持“等等看”的心理,但越等大豆劣变现象越多。

  上周末,安徽境内许多存储货报价也由之前的4000~4200元/吨下调至3600~3900元/吨,视质量不同调整,但这类货源出货缓慢,拉长了出库时间。

  3月份安徽境内以4400~4500元/吨收购入仓的货源,各地均有相当多的大户,河南价格调整后难以适从。这类商户认为前期赌市的豆源劣变了,尽管现收豆源质量优势明显,但现行收购价已低至4100~4200元/吨,装车价仅4200~4300元/吨,还是被市场所排斥。而5月份各地许多收购网点为了腾仓收购新麦,有忍痛抛售现象,其行情已缺乏支撑。

  目前,安徽产区仍有占总产40%的大豆货源在产区滞留,许多之前勉强作商品的豆源已演变成蛋白豆,若5月中下旬难以售出,有向油企输送的可能。因此,短期局面难以扭转,经营商还需进一步调整心态。

  东北短暂休市看涨心理调整

  东北各地春耕已全面展开,大豆收购短暂休市,国储收购至4月底基本告停。中美贸易摩擦曾掀起一波看涨势头,令贸易商有赌市欲望,但市场卖价与产区出现背离,加上关内主产区行情大幅走低,市场东北豆份额被沿淮豆取代,近期东北产区出货量将明显下降。随着时间的拉长,将令许多贸易商看涨心理削弱,因为产区内“大户不卖小户卖”的现象,会填充低迷的市场消耗空缺。东北地区高蛋白品种看涨趋势优于普通品种,但也难以让赌市商有预期收获,各种费率的高企将压缩价格上涨后的利润空间。上周末,产区高蛋白品种“东升1号”“东升7号”和“黑农48”等装车报价为3940~3960元/吨,但出货平淡。其他5.0规格塔选商品豆在不同运输地的价差下,仍维持之前报价,在3660~3700元/吨之间;6.8长孔或7.0圆孔塔豆装车价在3800~3900元/吨区间运行。

  东北地区近期出货量将大幅下降,4月上中旬市场集中采购的货源,需要一定时间转化,加上关内各地跌幅较大,虽然质量在感观上略低于东北,但做某些产品市场需求仍有很大份额。前期由于与东北价差较大,市场偏重于东北导致沿淮豆源分流较慢,因此,近期关内价格大幅下跌则会增加市场占有率,抑制东北过于看涨的势头。

  企业采购转向沿淮劣豆分流

  关内大批存储豆源劣变增加后,价格不得不调整到蛋白厂需求点。“五一”前夕,山东多家蛋白企业已经不再观望,开始转向收购关内这类豆源。

  入市收购沿淮豆的蛋白企业,由最初的临沂全锣集团开始,标价3660元/吨入厂,因折扣现象较重,收购及贸易商情绪均低沉,而后博兴香驰入厂价定为3760元/吨,禹王也标出同样价格,琛县蛋白厂也开始挂牌收购,近日山东仍会有新的企业入市。

  企业采购关内豆源入厂价格比东北豆低100~140元/吨,对东北豆的收购除合同外基本停收。由于入市企业增加,近期沿淮地区此类豆源分流将加快。同时,5月中旬左右在产区减量和收购企业增加后,部分厂家有小幅上调价格的可能。

来源:粮油市场报

作者:刘从新

编辑:李偲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粮食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