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粮油加工业转型:以六大举措应对四大挑战

来源:粮油市场报 作者:郭君平 曲 颂 夏英 编辑:李偲 2017-12-05 10:07:42
时刻新闻
—分享—

  在当前促改革、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期和阵痛期,加快粮油加工业转型升级,已成粮油产业发展必然之势。挑战与日俱增下,六举措或可成功应对。

  粮油加工事关粮油再生产,是提升粮油附加值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粮油加工产品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粮油加工业日渐兴盛,但所面临的挑战亦与日俱增,在当前促改革、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期和阵痛期,加快粮油加工业转型升级,已成粮油产业发展必然之势。

  四大挑战

  居民消费要求提高。改革开放以降,城乡居民渐次由过去生存型消费向发展、享受型消费转化。消费结构升级给粮油加工业带来了巨大挑战:一是粮食安全压力,间接影响国内粮油加工原料的总量和品种供应。二是城乡居民对粮油加工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一直以来,精深加工少、结构不够合理以及总体质量水平与档次不够高等是我国粮油加工品的基本状况,但随着国内生活节奏加快和居民消费需求变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日益走向多元化,粮油加工食品的差别化、个性化、方便化、营养化以及健康化问题愈发凸显。

  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当今粮油加工企业主要面临竞争力变迁和环境保护两大压力。首先,当资源节约技术成为粮油加工业的主要竞争力来源或者资源节约技术比资源耗费技术更具竞争力时,资源耗费型企业须尽快实现竞争力的来源转移。其次,粮油加工企业的环保压力多来自强制性环境法律法规、国际竞争以及生产工艺技术改进。具体表现在:企业单位产品的能耗、水耗及污染物排放与国内“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差距较大,节能环保任务艰巨。

  自身机制亟待完善。一是自主创新机制不畅、动力不足且能力不强,技术装备水平相对落后。目前我国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粮油加工企业大约只有5%,而且重要工艺技术设备的引进仍处于“引进→落后→再引进”的循环怪圈之中,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困难。二是多数企业规模小且产能过剩,法人治理结构缺失。突出表现在小型企业居多,落后产能比重大,设备利用率偏低,先进产能不足。三是粮油加工品的标准化管理和消费安全保障任重道远,相关工作体制机制有待健全。

  国际竞争压力加大。一方面,国外粮油加工企业纷纷抢占国内市场。

  由于我国企业以初加工为主、技术和资本准入门槛较低等原因,国外大型跨国企业凭借资本、技术、管理以及国际化经营等方面优势,通过规模效益压低产品价格等方式,加快了进入我国稻谷、小麦、玉米等粮油加工领域的步伐,致使国内竞争加剧,本土企业遭遇“生存危机”。另一方面,国内粮油加工企业抢占国外市场乏力。

  受粮食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企业经营成本持续走高,国际竞争乏力。

  六大举措

  化解过剩产能。其一,严格市场准入管理,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坚决清理、整顿在建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严控新增产能;及时公告列入淘汰计划的企业名单或工艺设备,促其尽快退市。其二,引导企业一体化发展,通过兼并重组形成一批市场竞争力强、产品科技含量高、资本结构多元的大型粮油加工企业集团。其三,推进企业工艺技术装备优化升级,加强监测管理;对排放未达标企业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责令停止生产经营。

  推进企业制度创新。在明晰产权关系的基础上,开展形式和层次多样的产权交易,推动产权合理流动、资产优化重组以及组织结构调整。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切实将粮油加工企业的各项经营自主权落到实处,助其转换经营机制。通过统筹处理企业历史挂账、加强社会保障救济工作、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等有效措施,减轻企业负担,增强其生产经营活力。同时,减少民营粮油加工企业在产业准入、税收政策、法律审判以及融资上市等方面的政策歧视。

  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健全国家支持粮油加工业发展的各项税收激励政策。加大粮油加工业科技创新财政投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除保证每年粮油加工科技投入增速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速外,还要构建多层次信贷融资体系和金字塔式资本市场。搭建公共研发平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完善质量安全治理体系。健全粮油加工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全渠道监管,严厉查处不法行为;抓好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强化市场信息发布,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督促企业完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引导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将质量、计量、标准化和品牌管理活动嵌入研发、生产、经营、节能增效以及售后服务。推动《粮食法》立法进程,强化配套规章制度建设,加大打击粮油加工品质量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力度。重构粮油加工品的市场结构,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多手段杜绝过度加工。首先,结合我国粮油食品制作品质、营养、风味等因素,加快制(修)订国家粮油加工业标准体系。其次,推进技术创新,引导企业按标准生产,加大粮油适度加工新技术、新设备以及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示范、推广力度,提高粮油加工品出品率和副产物综合利用率。再者,加强舆论宣传,借助传统媒体、新兴媒体以及其他各类平台,引导消费者转变观念,平衡膳食结构。

  推动企业“走出去”。设立海外投资基金,专司支持我国资源寻求型、技术寻求型、市场寻求型以及技术输出型的粮油加工企业开拓国外市场。

  采取多种措施,降低企业“走出去”的税收成本,避免双重征税。鼓励粮油加工优势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建立境外粮食生产基地与仓储物流营销体系,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健全贷款、出口信贷和出口信用保险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体系,加大对企业“走出去”的金融支持力度,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创新担保形式、保险险种以及外汇储备运用。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经所

来源:粮油市场报

作者:郭君平 曲 颂 夏英

编辑:李偲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粮食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