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垦58”在湖南

来源:粮油市场报 作者:石少龙 编辑:李偲 2017-12-01 10:33:32
时刻新闻
—分享—

  农垦部把从日本带回的水稻品种,按生育期长短从1号编至58号,农垦58生长期最长,“农垦”就成为最早的引种编号。作为单季晚稻,她在长江下游全生育期一般为170~180天,到长沙缩短到150多天,再南下,时间更短。

  农垦58,她红遍过小半个中国,曾是湖南栽培面积最大、服役时间最长的稻种。三四十年过去,问长者,只剩下“好吃”两字。瞧这大米的魅力!

  引进

  农垦58原名“世界”,从日本引进。1957年,时任农垦部长的王震,率中国农业代表团访日。出生在湖南贫苦农民家庭的他,对北海道优质耐寒、味美香糯的大米有兴趣,于是带回适用于南方水田地带的优质稻,由我国农业工作者培育出“农垦58号”,随即在江浙、上海一带试种。

  1959~1963年,经26处49次单季品种区域试验,该品种亩产642~1014斤。1962年起,苏沪等地大面积推广,据千亩典型统计,亩产740斤。

  而1956~1957年,湖南省农科院引进水稻品种3000多个,尚无农垦58。

  江苏试点,吸引了国家领导人视察。1958年9月22日,刘少奇及夫人来到高邮县北海生产队,他站在田埂上,用手把整个大田划了个圈,并仔细观看插在田头的“县委高产试验田”牌子上的技术措施。时任县委第一书记夏雨回答了刘少奇的提问,说4.93亩田里种的是农垦58,初测亩产800斤是可以的,1000斤那是争取的指标,今年达不到,以后再努力。刘少奇听后满意地说:“实事求是,这就对了,今后只要抓好种子改良、兴修水利、增施肥料等科学种田措施,一季水稻过千斤是可能达到的。”1959年长江流域的农垦58种到5500万亩,达到单品种的全国最高年纪录。随后,湖南1960年引进农垦58,因其丰产性好而受欢迎。农业厅编写了《农垦58栽培技术问答》。1965年,全省种植80余万亩;1966、1972年分别扩到1159万亩、1658万亩,占晚稻面积的六七成;最多的1973年1834万亩,占晚稻面积近六成。湖南桃源县庄家桥大队党支书李光庆,因为种稻而进京参加国庆观礼、当选为中共11大代表。1974年,他的5亩稻一麦一稻三熟试验田,亩产3129.4斤,其中晚稻选用农垦58,亩产1350.6斤。

  该品名何以“农垦”打头?据说,农垦部把从日本带回的水稻品种,按生育期长短从1号编至58号,农垦58生长期最长,“农垦”就成为最早的引种编号。但她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生育期,作为单季晚稻,长江下游全生育期一般为170~180天,到长沙缩短到150多天,再南下,时间更短。

  口感

  提起农垦58,上世纪80年代前出生的人,只要稍谙农事,抑或尝过,一定会啧啧称赞,尤其在那个油水少的年代走过来的人,更觉回味无穷。

  1965年,中国农科院水稻科技组给出农垦58的特性:株型矮壮,耐肥抗倒;分蘖力强,成穗率高;对光、温反应敏感;对移栽期早晚的适应性比较广;枝梗、颖花退化严重。

  用全国劳模、江苏省农科院副院长陈永康的话说,农垦58秆子矮,分蘖多,穗数多,不容易倒伏,但吃肥多,纹枯病重,小花退化多。

  两者对农垦58米质的评价也大抵相同,那就是谷壳较薄,出米率高,米质好。时隔30多年,一位老知青在博客中写道:“晚秋,农垦58入仓,用其煮饭柔韧而味美可口,不必用菜也能吃上好几碗。”“知青都会捷足先登,担谷轧米,饱餐一顿新米饭,那真叫‘过瘾’。如今超市东北米、泰国米、日本米,皆谓米中珍品,历年来一一食之,也难与之相比。”其实,并不是一开始、也不是人人喜欢农垦58。起初,就是部分群众吃不惯粳米,加之农垦58种子混杂、高矮不等、需肥多,也有过抵触,湖南有“今年农垦58,明年59,后年60退休”的说法,有人形容“农垦58杂得恶,高子矮子各顾各,高子踩倒矮子的头,矮子抱住高子双脚,扮(打)又扮不脱,一丘(田)扮得几皮箩”。邻省江西也有类似顺口溜:“农垦58,实在冒法,群众不愿种,上面又要压,割又难割,打又难打。”还有人埋怨这矮秆作物,稻草少了,燃料缺了。可见新稻种总是优劣共存,对新事物总是褒贬不一。

  农垦58出饭率低,油性重,几经风雨,湘人终于愿种爱吃。不少人一餐多吃一碗饭,尤为体力劳动者一天多吃半斤米。居民的定量口粮,那时也销得快些。

  衍生

  1973年,袁隆平为首培育的三系法杂交水稻,开创了利用水稻杂种优势提高单产的新篇章,但当年秋出现日后将其淘汰的“种子”。在沔阳县(现仙桃市)沙湖原种场,35岁的农技员石明松在农垦58田中发现天然雄性败育株。有评论说,这如同东方的晨曦,预示着太阳必将冉冉升起,照亮整个水稻世界。此后他与同事努力10多年,育成一种多用的核不育系新型稻种———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被称为摘下“水稻皇冠上第三颗明珠”。

  有此发现,我国开始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即利用光温敏不育系在一定光温条件下育性转换的特点开展不育基因的保存繁育,袁隆平进而提出从三系到两系到一系的育种思路。石明松这位与农垦58有缘的农技员辞世24年后,“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50名获奖人中,袁隆平居首,石明松紧排其后。1987年在长沙召开的杂交水稻会,袁隆平提议以S表示光敏核不育系,农垦58原始自然不育株定名为“农垦58S”。

  作为优良亲本,农垦58为湖南等省晚粳稻育种作出重大贡献。到2004年,通过杂交、辐射、花培等技术,以农垦58为高产优质源衍生出的大面积推广品种达132个。

  退出

  上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时兴籼改粳。1954年,农林部提出“籼改粳、中改晚、单改双”。湖南1958年提出早籼晚粳,1959年大面积推广晚粳,而农垦58推动着晚籼改晚粳。

  品种退化并丧失竞争优势,乃正常现象。70年代中期后,湖南农垦58因长期种植,渐被余赤231-8(芙蓉米)、岳农2号(珍珠米)、湘早籼15(软米)等优质、高产籼稻替代,80年代末虽有局地种植农垦58,但已开始涌现湖南软米、丝苗与猫牙米。大通湖农场10多年大种晚粳农垦58,以至1976年推广杂交稻后,1978~1982年晚粳仍占晚稻面积四成。

  农垦58出米率高,不一定出饭率高。高出米率,低出饭率,本质上并未缓解增产的口粮问题。农垦58风光的年代,处在缺粮时期,急需的不是米质是高产。

  育种技术会推出产量更高、米质更好、抗性更强的新品种。随便举例,湖南水稻研究所1974年区域试验的“湘粳14号”,是用早粳“701”与晚粳“东风5号”杂交育成的迟熟晚粳,选育中表现的丰产性及抗病性,好于农垦58。

  1975年,江苏农口组成以陈永康为团长的考察团前往湖南桃源县,考察三熟制高产田和大面积杂交稻制种、栽培情况,并带回1000斤杂交稻种,次年种在56个县市的652亩田中,亩产1100~1200斤,比常规中籼稻增产两三成。而近水楼台的湖南,有袁隆平在,自然捷足先登。

  农垦58退出,但粳稻不曾销声匿迹。据《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启动“早籼晚粳”。湖南2012年加大粳稻新品种试验力度,2015年扩大到57个县市区示范“早籼晚粳”,还选择传统一季稻区开展粳稻作中稻栽培的示范。其间,曾有一批农业行家站在实验田边,看着几百亩即将收割的晚粳稻,露出欣喜笑容:“农垦58”又回来了!怀旧情结犹在。

  此话虽属戏言,但农垦58早被崭露头角的优质籼稻抢先,加上杂交稻的异军突起,她便完成了历史使命。

  作者单位:湖南省粮食局

来源:粮油市场报

作者:石少龙

编辑:李偲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粮食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