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辽阳大米如何走出“洼地”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于险峰 孟德才 编辑:实习编辑 李偲 2017-11-27 08:42:27
时刻新闻
—分享—

  在近有盘锦大米、远有五常大米的东北大米品牌矩阵中

  辽阳大米如何走出“洼地”

▲图为辽宁省辽阳翠京元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工作人员在采收有机水稻。资料图

  编者按:好吃的大米,不仅需要良好的产地环境,还需要严格的质量监管。近年来,辽宁省辽阳市立足“小而优”的水稻种植生产实际,依托科研院所不断提高稻米科技含量、积极推动标准化建设,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切实提升了辽阳大米的品质。请看——

  本报记者 于险峰 孟德才

  “我们这里地下水资源丰富,几米深就能见水,引井水灌溉稻田,无污染且富含多种矿物质,种出的大米健康又好吃,没菜也能整两碗。”辽宁省辽阳市鹤野种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翟新文告诉记者,辽阳地处辽河两大支流浑河和太子河中上游冲击地带,优异的水源是辽阳发展水稻种植的重要保障。

  优良的灌溉水源,连绵肥沃的黑土地,四季分明、雨热同季的气候特点,共同造就了辽阳大米“白润光泽、粘软滑腻、清香可口、久放不回生”的独特品质。然而曾几何时,由于品牌形象的缺失,辽阳大米一直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境地。辽阳大米如何逆势突围,走出“品牌洼地”?在辽阳市农委主任马德勇看来,找准自身定位,做精做优品质,最为关键。

  辽水之阳,水优米香。近年来,辽阳高度重视大米品牌建设,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在依托科技支撑、强化标准化建设、转变发展理念等方面下足功夫,开启了辽阳大米“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品牌崛起之路。

  1

  倚科技、强产业,不断提升稻米产业附加值

  作为辽阳市仅次于玉米的第二大主粮作物,辽阳水稻的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70万亩左右,产量40万吨以上,然而与稻米生产大县动辄百万吨的产量相比,辽阳水稻产量并不算多,因此,“小而求优”成为辽阳大米品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

  那么,如何立足“小”而做足“优”,科技研发是重要驱动力。近年来,辽阳市紧紧依托科研院所,积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示范,不断提升辽阳大米的产业附加值。辽宁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辽阳市农林科学院等科研院所成为了辽阳大米科技研发的主力军。

  常年从事水稻育种、技术推广的侯守贵是辽宁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副所长,2016年7月,他被派往辽阳管辖的灯塔市挂职副市长,主抓灯塔地区水稻生产与技术推广。侯守贵告诉记者,好的稻米品种是决定大米口感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提升辽阳大米的口感、增强食味值,水稻研究所在研发普通高产优质稻米品种的基础上,更加注重高尖端稻米品种的研发,后者不追求产量,而以追求品质为主,主要走高端市场,价格偏高,市场价一般在10元/斤以上,当前,已研发出粳优653、辽粳433等特优品种,市场反馈良好。

  除了科研机构外,部分高端企业也是稻米科技研发的重要力量。记者在辽阳翠京元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见到了“鸭菌稻共作”的生态型立体式养殖结合模式,以菌肥田、以田养鸭,以鸭促稻,使鸭、稻、菌共栖生长,促进了有机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发展。

  “鸭子除草捉虫,中耕浑水,有利于水稻生长,但鸭粪不及时处理,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辽阳翠京元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劲松告诉记者,公司专门研发一款微生物菌剂,不仅可以促进鸭粪的快速分解,还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既实现了稻米品质提升,又确保了稻米不减产,为有机水稻突破“高投入低产出”的发展瓶颈积累了经验。

  2

  转方式、严监管,稻米全产业链实行“原料身份证”制度

  “早年间,我们因追求产量,滥用化肥,氮磷钾施多了,造成了土壤板结化,地力下降便难以恢复。”过去粗放型的发展经历,让辽宁隆丰五少米业合作社理事长于志武痛心不已。基于长期的实践与总结,2015年,于志武提出了污染少、农药少、施肥少、产量少、亩数少的“五少”绿色生产理念,并积极运用水稻种植生产实践。

  “五少”理念的推广落实,让合作社社员见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唐马寨镇黄坨子村村民于志飞告诉记者,他们从插秧到收割,打农药严格按照科学配比,以有机肥替代氮磷钾复合肥,产量虽然降低了,但因品质提升,效益不降反增。2016年,合作社生产的大米一般可卖到4~5元/斤,高于市场均价,其中蟹田米在南方市场最高可达19.8元/斤。由于效益良好,去年一年,五少米业合作社共辐射带动4000余农户增收,亩均增收在400元以上。

  稻米的质量安全既是在绿色生产理念指引下“产出来”的,也是用全链条无缝隙的监管手段的“管”出来的。近年来,辽阳建立了从农户种植、企业收购加工到市场营销等环节的全链条监管体系建设,对稻米产业实行“水稻原料身份证”制度,从源头上掌握水稻生产、收购及加工等详尽信息,加工生产企业必须与稻农签订种植收购合同协议,稻农种植必须按严格的生产规定建立档案记录,形成无缝监管的局面。

  “空气、水源、土壤是影响一个地区水稻生产的重要外在因素。得益于绿色发展理念和严格的质量安全监管,辽阳所有水稻种植基地现均已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辽阳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队长卢强说。

  3

  抓标准、促集聚,形成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联动发展格局

  走进辽阳富益康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太阳能杀虫灯和害虫性诱捕器整齐排列、琳琅满目。“俺家的米可受信任了,每到大米上市季节,找我们下订单的客户络绎不绝。”合作社理事长杨景仕告诉记者,多年来,他们通过邀请全国各地的客户到生产基地参观稻田画、品尝大米饭的做法,积累了一大批忠诚的客户。

  在辽阳,像富益康这样从事水稻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生产的合作社、家庭农场多达300余家,其中不少已经建立自己的品牌,并拥有不错的客户满意度。然而辽阳大米想要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响品牌,仅靠这些企业品牌还不够,迫切需要政府加强资源整合,建立以“辽阳大米”为主导的区域公用品牌,形成区域公用品牌为背书、企业品牌为支撑的母子品牌联动发展格局。

  2014年,“辽阳大米”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实现了辽阳市地理标志商标零的突破。借此机遇,辽阳积极实施商标品牌战略,促进资源整合,“鹤野”“碧水禾”等企业商标在生产区域、品质特征等方面符合“辽阳大米”商标使用条件得以加盟。

  “品牌整合是好事,但要有个准入门槛,不然就成了大杂烩了。”辽阳市友谊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金永福发出这样的感慨。2016年12月,金永福联合辽阳聚丰达家庭农场、新光农机专业合作社等九家稻米生产加工企业联合成立了众城农业联合社,统一水稻种植标准、统一配备农机等生产设备,统一采购相关农资用品,有效促进了当地水稻生产标准化建设。

  特色小镇是辽阳发展现代农业的一大法宝。近年来,辽阳以生态有机稻米生产基地为基础,依托农业科技创新研发,以农耕文化体验、农业观光旅游为功能定位,以粮食生产全产业链发展为导向,积极打造融高效生态农业、粮食精深加工、休闲观光旅游、农耕文化体验等为一体的稻香小镇,促进了区域稻米品牌的集聚,进一步提升了辽阳大米的品牌影响力。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于险峰 孟德才

编辑:实习编辑 李偲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粮食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