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钓鱼台,第五届中国粮食与食品安全战略峰会聚集了来自全球的农业领域官员、学者和企业人士,共商中国及全球粮食与食品安全大计。今年的峰会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题。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孙梅君、欧盟委员会农业与农村发展总司长泽西普莱瓦、日本农林水产省国际部国际地域课长山口博之、中德农业中心项目主任霍康得、先正达中国大区总裁顾思锐、ADM公司亚太区总裁陈冬等在峰会上发表了观点。
农业要保障食品安全和质量
“农业最基本的功能是保障食品安全和质量。我国粮食和主要农产品连续12年增产,食品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球第一大食品工业国。”孙梅君称,今年上半年,全国加工食品抽检总体合格率达到97.7%,近5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均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最基本是要吃得放心,“如果有人问,现在能吃什么?我想说,什么都可以吃,但什么都不要多吃。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如果吃太多会出现营养过剩。”在孙梅君看来,当前,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矛盾在食品安全领域表现得比较充分。中国粮食、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位,食物供应充足,质量安全合格率处于较高的水平,但优质专用产品供应不足,所以每年从国外进口上亿吨的大豆、谷物、肉制品和乳制品。去年,跨境电商的食品类交易额达到100亿元以上。“中国人口占全球人口的22%,但耕地只占9%,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是中国政府始终面临的头等大事。”孙梅君还表示,解决食品安全领域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重点任务是实施食品安全战略,促进供给与需求相匹配,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食品的质量。农业部提出,到2020年,农药残留限量指标达到1万项,基本与国际法典衔接。鼓励企业采取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创造品牌,扩大市场,满足人们更高水平的需要。在食品安全问题上,任何国家都很难独善其身,我们愿与各国一道,加强食品安全领域技术合作和投资贸易合作,借鉴先进管理理念和监管经验,搭建全球可追溯的全产业链风险防控体系,共同打造让世界人民放心的食品供应链。
欧盟以农业共同政策应对挑战
“欧盟是全球主要的粮食生产方。”泽西普莱瓦表示,欧盟有5亿人口,欧盟农业所占用的土地占欧盟的48%。如果把所有农民管理的土地加起来,可能占到欧盟土地或国土面积的80%。欧盟在农业领域的就业大概占比在20%到25%。共同农业政策为欧盟在过去应对农业方面的挑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泽西普莱瓦谈到了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劳动力的减少在过去很多年都是现实,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农村的趋势一直在发生。这些农民离开土地,不再耕作,农场可能就被整合到更大的农场中。欧洲的政策制定者作出决定,要做市场改革,将欧盟农业行业从计划性的市场逐渐变成由消费者需求决定为主导的市场。在过去的几十年,为农民提供更多市场信息,把主要农产品包括谷物、奶制品和糖的信息放到网上,对所有农户免费提供,欧盟的农业变得越来越具有竞争力。但从国际层面看,欧盟的农场规模还是比较小,对于28个成员国来说,平均只有6公顷,而美国有180公顷,加拿大达到300多公顷的农场规模。
“欧盟的农业政策是希望充分利用全球的机遇改善农业环境,提高欧盟各种规模农户的竞争力,包括小农。”泽西普莱瓦表示,农业依赖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但农业不仅要避免污染,还要提供环境服务、保护土壤的肥力、栖息地等。欧盟农业从2005年开始到现在提高了9%的生产率,温室气体排放从1990年到现在降低了24%,减少了化肥的使用,对水质有积极的影响。共同农业政策认识到通过提供支持和补贴农业的投资,用150亿欧元来支持基础设施发展。
2017年的政策报告将于11月29日公布,主要针对2020年,要用数字技术支持智能而有韧性的农业。欧盟将继续发展共同农业政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日本推农田中介管理机构制度
“日本农业用地的基础是二战后盟军总部建立起来的。”山口博之介绍称,当时的目标是要实现民主化,意味着绝大多数的耕地之前由地主所有,后来被强制以低价转让给农民,农业土地改革为农村地区带来很多益处。但日本个体农业实体的规模非常小,农户拥有小块土地往往分散在多个地区。日本政府推广耕地的租赁。对那些能把所有土地都继承给一个子女的家庭,对其遗产税和赠与税都进行延期偿付和免除相关税收,但没有显著作用。
日本的农村地区除了种地,还有很多就业途径,比如去当地政府工作,在农村合作社工厂工作。
据山口博之介绍,日本政府后来决定推出农田中介管理机构的制度。
现在日本农户的平均年龄越来越大,平均年龄超过66岁,可能未来5到10年中,现在大多数的日本农民都会退休,被荒弃或抛弃的土地农田面积逐渐上升。农田中介管理机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国内农田80%的利用率,包括公司实体和农户在未来的10年中可以让农田利用率达到80%,机构可以对借来的农田基础设施进行开发和改造,这样可以把土地划零为整进行出租。机构在拿到土地以后借出去之前可能有时间,机构可以临时性对农田进行管理,以防土地被荒化。
日本农田的具体信息有一个电图系统,可以用系统了解整个日本农田现状,网络用户可以寻找在日本感兴趣的农田。
国际贸易可助中国农业升级
陈冬称,中国约有全球8%左右的耕地,7%左右的淡水资源,却有全球超过20%的人口,资源和人口的不匹配一度给中国的粮食供应造成不小的挑战,也正是因不匹配,中国在保障国内粮食安全方面取得的成就更加引人注目。中国的成就离不开农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升,离不开国际粮食市场的补充。随着世界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相信国际贸易将会在各个层面继续给中国的粮食安全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中国2016年植物农产品进口已超过1亿吨,国际贸易可以帮助中国促进农业升级。
“现在全球出现很多可喜的变化,有机械化,有新的技术,还有农业的整合。拥有更好的技术和创新,才能有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顾思锐表示。
中德农业中心是两国农业部共同建立的中心。霍康得表示,鼓励中国建设具有竞争力的中型家庭农场,这也是欧洲农业部门的骨干力量,这样的农场需要职业化的农民。因此,农户必须要适应市场的变化,提高效率以推进可持续发展。
来源:粮油市场报
作者:刘慧
编辑:实习编辑 李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