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绿色定制:农业转型新取向新模式

来源:粮油市场报 作者:姜刚 吴涛 编辑:汤琴 2017-07-14 09:39:20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报讯(姜刚 吴涛)中国农业正处于一个大变革、大转型的关键时期。观察农业大转型,不难发现,绿色农业不仅仅是一种被动的选择,更多是一种主动对接市场的创造。而以消费为核心的定制农业,正在开启对传统农业产业链的整体性、系统性、颠覆性再造。

  药肥减了,生态好了,效益增了。

  67岁的广东恩平市锦岗村村民甄柱新从十几岁就开始种田,如今他每亩稻田少用了60斤化肥,却多收了100斤稻谷。这一转变源自广东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试点探索。

  “过去插秧后20天内就下完了所有肥料。现在则是分阶段科学施肥。”恩平市农业局世界银行贷款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办公室主任谭乾开说,“分段施肥能更好地提高化肥利用率。目前参与农户的用肥量已从平均每亩110斤降到90斤,效果明显。”在湖南省益阳市南县咸嘉垸村,村民曹迪明正在稻田里忙着“起虾”。“以前单种水稻,一亩地纯收入只有两三百元,现在至少4000元。”曹迪明说。

  南县明康养殖合作社理事长陈明亮说,为了保证小龙虾健康存活,剧毒农药已被农民主动抛弃,稻丛成为小龙虾的“食堂”和“宿舍”。小龙虾的排泄物又是最好的水稻肥料,基本不用再另外施肥,出产的“稻虾米”价格也提高一两倍。

  绿色发展也包括打造响当当的品牌。“我们公司采取绿色生态方式种植水稻,并注册了品牌,得到消费者的认可,绿色农业大有前途。”黄山市黟县有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海波说,该公司生产出的大米在200多家超市门店销售,每斤市场价达6元左右,而一般大米才卖2元多。

  绿色农业把农业可持续发展与民众对高品质、安全健康农产品的需求相对接,实现经济、环境效益的双赢。而作为农业领域的新兴事物,以消费为核心的定制农业发展势头迅猛。由安徽三泰面粉有限责任公司发起设立的太和县共赢粮食产业联合体,开创了按需定制的农业模式。

  具体来说,这种联合体有三个“圈”:以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小麦种植大户的联盟为基础,形成了企业生态圈;以小麦系列产品为主线,集面粉、面制品、特需人群专用粉于一体,打造出了产品生态圈;以小麦品牌化、专用化、良种化组织生产,构建小麦产业生态圈。

  三泰公司董事长祝跃华说,联合体把粮食生产过程各环节分别委托给各类专业合作社进行专业化服务,在服务过程中实现农户、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粮食收储加工企业之间交易联结、互助联结和资产融合,从而构建粮食生产的全产业链。

  “这种模式给种粮大户带来的效益是解决其仓储、资金、市场服务等问题,节省了成本,增加了收益。给龙头企业带来的效益是解决了粮源、客源、收益等根本性问题。”祝跃华说。

  太和县农委副主任李怀法说,联合体能够围绕需求整合产业链,使农业生产全流程更加高效,联合体的推进能达到多赢的效果。

  目前,太和县共赢粮食产业联合体已吸纳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650家,示范面积达40万亩,实现了联合体内部耕种收管储加一体化经营。

  这样的新型联合体,已经成为农业供给侧改革极具潜力的“发动机”。

来源:粮油市场报

作者:姜刚 吴涛

编辑:汤琴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粮食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