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粮食领域尤其是在完善粮食进口政策措施方面需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这其中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最为关键。
业内人士给出了如下建议:第一,改革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完善我国粮食流通政策,切实发挥市场作用,政府不该管的就坚决不管,此外应完善相关保障措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表示,一方面,要消除“政策市”、修复市场机制,建立公平、可预期的市场化竞争规则和秩序,充分发挥多元市场主体作用。另一方面,以竞争力导向促进降低成本,形成国内外价格均衡态势,缓解进口压力。提倡优质优价,优化供需结构。
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马文峰等人表示,国内粮食实际价格较去年大幅下降主要受到国家对玉米市场化改革的影响。粮食市场化,价格回落,国家必须尽快提高农村地区老年人退休金水平,确保农产地区总消费不出现大幅下滑,从而保证总体经济平稳增长。
第二,在粮食进口层面,要逐步提高话语权和定价权。部分业内人士建议,由粮食进口龙头企业牵头,将贸易量居前的企业吸纳进来,切实增强行业协会作用。比如,大豆协会可由中粮集团牵头,由贸易量前十的企业组成,重点在议价、金融风险研判与预警等方面发挥作用,增强话语权和定价权。
第三,借鉴美国、加拿大等部分国家经验,减少粮食杂质。山东省汶上县农业局局长王修忠表示,要提高粮食的竞争力,就要逐步加强规模经营,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推广新的农业技术,并在规模化种植收获后用专门运粮车将粮食运送到仓库,减少粮食在流通过程中产生的杂质,提高粮食品级。
来源:经济参考报
编辑:汤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