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发布消息,今年三季度,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进一步好转,对农产品原料的采购量上升,尤其是玉米出口退税等政策恢复,使得玉米加工转化去库存速度明显加快。但1~9月,东北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持续放缓,用工缺口加剧。
近年来,玉米淀粉和酒精受国内玉米价格高企、出口退税优惠政策中止等因素影响,成本大幅上升,失去国际竞争优势,出口量连续下降。自2016年9月1日起,国家将玉米淀粉、酒精等玉米深加工产品的增值税出口退税率恢复至13%,退税政策调整后,玉米淀粉出口成本将每吨下降220~260元。相关政策出台后,东北地区玉米加工企业开工率提高,玉米去库存速度加快。
在肯定亮点的同时,农产品加工局着重分析了农产品加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据统计局数据测算,东北地区多种主要农加工产品产量下降,情况较为严重。1~9月,东北地区的小麦粉、大米、饲料等19种主要农加工产品中,除成品糖、罐头和葡萄酒外,其他16种产品产量同比均呈下降趋势。其中,1~9月东北地区大米产量同比下降6.9%,同期全国产量增长1.8%;饲料产量同比下降17.1%,同期全国产量增长4.1%;食用植物油产量同比下降4.8%,同期全国产量增长5.6%。
农产品加工局建议,加强对东北地区扶持力度,加快玉米加工转化。增加对符合产业发展规划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土地、技术、税收等方面的支持与扶持力度。加大各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促进信贷资金向农加工企业倾斜。
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农民创业创新;鼓励大中型农加工企业创新生产方式,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东北地区玉米加工业发展。
调查数据显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用工缺口呈现缓慢且持续加大的态势。
今年三季度存在用工缺口的加工企业占比约为37.0%,环比上涨2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中部地区有用工缺口的企业占比最高,为42.3%,但环比下降5.2个百分点,说明中部地区受返乡回流等影响,缺工情况逐步缓解;东北地区存在用工缺口的企业占比为31.1%,环比上涨6.8个百分点,用工缺口加剧,这与东北地区劳动报酬偏低,劳动力流出有较大关系。
农产品加工局建议,鼓励加工装备研发,加快技术改造。高度重视人口红利减退对农产品加工业用工的影响,加强引导和统筹安排,从政策、资金和项目等方面对农加工装备创新给予大力支持。
鼓励农加工设备生产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自主研发自动化生产线、包装机械等农加工自动化装备;加强装备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与农加工企业的对接,推广农加工自动化装备,加强成果转化与应用,加快技术改造。
此外,农产品加工局建议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电子商务,促进营销体系创新,着力解决农产品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物流配送中的农产品上行等问题。
来源:粮油市场报
编辑:汤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