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走近“科技天团”——“袁隆平杂交水稻创新团队”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李琪 龙海 编辑:李偲 2018-01-09 10:45:41
时刻新闻
—分享—

  原标题:“袁隆平杂交水稻创新团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走近这个“科技天团”

  “袁隆平杂交水稻创新团队”是一个怎样的“科技天团”? 我国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6年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由于杂交水稻突破了自花授粉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技术瓶颈,增产效果明显,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开辟了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的新方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

  ■记者 李琪通讯员龙海

  团队成员老中青

  在团队的主要成员中,自称“80后”的袁隆平院士是队长。一声“袁老师”,就是大伙对队长的敬称。

  从1964年安江农校的青年教师,到如今蜚声中外的著名科学家,袁隆平耕耘杂交水稻这块科学稻田已历经53个春秋。从三系法成功到两系法推广,再到正在攻关的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袁隆平参与、推动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历史性进程。

  主要成员中,“60后”最多,有8位。他们中既有育种专家,也有栽培专家,是杂交水稻推广及超级稻攻关的中坚力量。

  团队带头人之二邓启云研究员独创选育的广适性光温敏不育系Y58S,已成为全国超级杂交稻育种的“超级母亲”。截至2016年底,Y58S被全国108家育种单位引种应用,通过省级以上审定在生产上种植的Y两优品种有95个,还有13个Y两优新品种已完成所有试验程序将释放到市场

  团队带头人之三邓华凤研究员是我国第一个水稻温敏核不育系“安农S-1”的发明者。

  团队核心成员张玉烛研究员则主要负责水稻高产高效与绿色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他主持研究成功的“蜂—蛙—灯”治虫技术,对水稻主要害虫可起到绿色防控效果。

  主要队员中,70后、80后也在成长。袁定阳、王伟平、吴俊等年轻一代担当起分子生物育种技术的探路者。

  “科技天团”成果惊世人

  记者了解到,为不断深入研究杂交水稻,持续提升我国杂交水稻技术水平,1995年组建了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形成了以袁隆平院士为核心的杂交水稻创新团队。经过21年的建设,团队成员已由初期的43人发展到85人,形成了一支以院士和优秀专家为学术带头人,以优秀中青年骨干为主要成员的创新群体,研究方向包含杂交水稻基础理论、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新品种培育、应用技术研发等,涵盖了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种子学、植物生理生态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团队现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创新团队2个、省级创新团队3个。

  “科技天团”的科技成果非常多。自 1995年以来,该团队育成审(鉴)定不育系24个,审定杂交水稻品种69个,获超级稻认定品种11个,获植物新品种权48项,发明专利26项,制订国家技术标准1项。其中,团队成员培育通过审定以及利用团队创制的亲本配组选育的品种300个以上,累计在全国推广面积超过8亿亩(其中团队培育品种推广3.5亿亩),按照每亩平均增产稻谷25公斤估算,共增产粮食200亿公斤,增加经济效益540亿元以上。团队在杂交水稻“三系法—两系法—超级稻”不同研究阶段中,始终发挥了“领头雁”作用,不断把我国的杂交水稻研发推向新高度,对推动杂交水稻学科发展、促进杂交水稻科技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团队未来在继续发挥自身研发优势的同时,将依托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水稻国家工程实验室(长沙)等国家级研发平台,夯实基础研究,面向水稻生产应用市场,培育出更多优质、多抗、广适、高产等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品种,立足科技前沿、深化科企联合,强化产学研合作机制。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通过科技资源社会共享和成果转化两方面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同时,依托科技部杂交水稻国际科技合作基地、FAO杂交水稻研究培训参考中心等平台,持续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继续承担国内外杂交水稻专业人才的培训任务,为杂交水稻在全世界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粮食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