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破瓶颈补短板促提升——湖南稳步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纪实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 编辑:汤琴 2017-04-27 16:19:51
时刻新闻
—分享—

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新阳村现场演示的无人驾驶履带旋耕机,每小时能耕7~10亩田。

  湖南是我国最大的水稻生产区,也是全国双季稻最集中的地区。过去,湖南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一直较低。2011年,湖南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56.7%,其中水稻机械化栽插率仅4.77%;而2016年,这两项数据分别达到70.6%和26.98%,年均增长幅度连续四年高居全国第一。如此大幅度增长背后的秘诀是什么?“经过前些年的努力,湖南在水稻机耕、机收、机械转运环节已基本过关,但机插、植保、烘干仍然较为落后。近几年,湖南农机部门同心协力突破这三个环节的瓶颈,补齐短板,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得到快速提升。”日前,湖南省农机局局长王罗方如此作答。

  扭住“为机育秧”突破机插瓶颈

  由于地形复杂、田块细碎以及双季作业对农业机械及操作技术要求较高等原因,过去湖南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一直不高。王罗方说:“我们调研发现,制约机插秧推广的瓶颈在于育秧环节。为此,我们率先提出‘为机育秧’理念,即育好适合机插的秧苗;率先制定了符合湖南耕作制度的《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规范》、《水稻育秧软硬盘标准》,并整理汇编了《湖南省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资料手册》,分发至全省各市县农机部门,为全省大规模推广机插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据了解,湖南连续5年扭住“主攻为机育秧、力推大户购机、层层办点示范、强化技术指导”4个环节不放松,每年培训数千名“为机育秧”能手,示范带动更多农户自发使用机插秧技术。王罗方说:“光省级层面每年就培训合作社负责人、乡镇农机技术人员2000人次,各市县组织培训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农机手上万人次;每年选择70个县开展机插秧示范,宣传机插秧的增产效果。经过几年的培训示范,‘为机育秧’的技术基本掌握了,水稻机插技术也得到迅速普及。”

  长沙县的现代化机插秧育供示范中心位于该县金井镇王梓园村同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内,是目前湖南省面积最大、标准最高、服务农户数量最多的水稻集中育秧中心。在3月17日的早稻育秧工厂育供秧订货会上,该合作社当场签订供秧数量45万余盘(约1万亩大田),后由于生产能力有限,最终只接下了24万余盘(约5300亩大田)的育供秧订单。合作社理事长黄龙告诉记者,“水稻机插的发展瓶颈主要是秧苗质量及品种生育期两大问题,现在市场上已经有了适合机插的品种,但育出高质量的秧苗仍存在很大技术瓶颈。我们工厂化育秧培育的秧苗不仅质量明显比传统方式培育的秧苗好,而且全自动化、智能化育秧可以节省20%以上的种子用量和60%以上的人工成本。大户通过购买芽盘、秧苗、育插秧全包三种方式分别要比传统育秧亩均节省成本25元、30元、40元。”

  推广无人机和烘干机补植保、烘干短板

  为了防治病虫害,早稻和晚稻每年分别至少需要喷施三次农药,而湖南雨量充沛,在高温高湿的环境里打农药是水稻生产中除插秧以外第二辛苦的劳作。除了在全省推广800多台高地隙喷杆喷雾机外,湖南在水稻植保环节主推植保无人机。

  黄龙说:“传统常规的农药喷洒每亩双季稻约需2.5公斤农药,而用植保无人机喷洒的话,每亩双季稻只需0.16公斤农药。”除了节省农药,最主要的还是植保无人机的效率高,湖南省农机局总工程师汤绍武说:“如果是人背着喷雾器打药,一天也就打几亩地。但一架植保无人机一天能给400亩地喷药,一个虫期能管1200~2000亩水稻的植保喷药。”

  “我们2014年就率先制定了《超低空遥控飞行植保机生产标准》规范企业生产,并狠抓生产企业对飞手的培训,在全国第一个把植保无人机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目前全省有1000架植保无人机,植保覆盖面积约100万亩。”王罗方说。

  南方水稻收获时节往往又是多雨高湿时节,而粮食烘干机则可以避免稻谷霉变带来的损失。因此,湖南将谷物烘干置于与机插秧推广同等关键的战略位置,将烘干机械纳入现代农机合作社建设清单,把烘干机购置补贴提高到35%左右,鼓励和推动农机大户及农机合作社购置使用谷物烘干机,同时鼓励企业与农机合作社一起创办粮食烘干中心,对外开展粮食烘干业务。汤绍武说:“目前全省烘干机保有量达6000多台,建成了可服务万亩的区域烘干中心500多个,在近几年收获季节的连续阴雨天气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湘籍“好农机”助力机械化水平提升

  汤绍武认为,提升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离不开适用、高效的先进农机装备,说起本土研发的“湖南好农机”,他如数家珍,“我们的高速有序抛秧机一次能抛秧15行甚至21行,自走式履带旋耕机非常适宜丘陵山区的稻田耕种,水稻插秧同步精量施肥机一边插秧一边施肥……”

  4月7日,全国双季稻区“补短板促机插”集中示范服务活动启动仪式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高塘岭街道新阳村举行,记者在这里见到了汤绍武介绍的水稻插秧同步精量施肥机,只见常见的高速插秧机后面搭载了4个并排的肥料箱,肥料箱下面伸出的8根排肥管可以在栽植臂刚插好秧苗之后,把颗粒状肥料定量、定点、定时地埋施到秧苗附近的泥土下面。施肥机生产厂家——湖南龙舟农机公司董事长王书平介绍说:“按照传统方法,水稻先后需要施三次肥,而同步精量施肥机只要在插秧的同时施一次肥,就能通过肥料的缓慢释放,满足水稻整个生长季的养分需求,可以把肥料利用率从传统的30%左右提高到47%。”湖南省农机局相关专家表示,经过多次对比试验发现,使用同步施肥机每亩田可节约化肥成本60余元,省去人工成本45元。

  在相邻的田块,记者被一台无人驾驶旋耕机所吸引,操纵人站在田埂上用遥控手柄指挥其作业的效率丝毫不逊色于旁边另一辆有人驾驶的旋耕机。这是龙舟农机公司生产的自走式履带旋耕机。该公司技术研发中心总经理宋思明说:“这是我们研发的第二代无人驾驶旋耕机,所有的动力系统以及车辆转向、刀辊升降等都可以远程操控,还能够原地零半径转弯,每小时能耕7~10亩田。今年底我们将推出依托北斗导航系统自动规划作业路径的第三代无人机,到时候全部是电脑控制,连遥控手柄都不需要了,一个人可以同时照看三五辆车。”

  在4月7日的启动仪式上,王罗方宣布,“今年湖南将力争全年完成机插秧2000万亩,水稻机插率接近32%;将加大对烘干机和植保无人飞机的示范推广,年内新增烘干机2000台、植保无人机500架,确保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3个以上百分点。”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粮食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