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筹发展和安全,科学引领和有力推动了粮食安全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深化了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规律性认识。
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更加牢固。图为无人机航拍的大型农机在黑龙江省三江平原一处稻田收割水稻。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摄
党的坚强领导是端牢中国人饭碗的根本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明确提出了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举措,特别强调了保障粮食安全的责任担当,为新时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完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并将“保粮食能源安全”列为“六保”重要任务之一。
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牢牢把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使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越走越宽广。
全面深化改革是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动力源泉
党的十八大以来,涉及粮食安全的重点领域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等举措全面落地,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深入推进,粮食储备安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中央储备粮管理和中央事权粮食政策执行情况的考核体系先后建立。
随着各项改革深入推进,我国粮食安全制度框架建立健全,粮食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
实践证明,只有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攻坚克难的勇气,才能抓好改革落实,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添新动力。
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运民生的“压舱石”,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图为2020年9月10日,在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老营盘镇田塅村,农民抢抓农时收割中稻,确保颗粒归仓。 人民图片 邓和平/摄
坚持系统观念是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方法
粮食安全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必须全面系统认识国情粮情,统筹把握六对关系。
一是“多”和“少”的关系。粮食多了是问题,少了也是问题,但多了是库存压力,少了是整个大局的压力。在粮食问题上,要算好大账,算好政治账和社会稳定账。
二是“质”和“量”的关系。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坚定不移稳面积和稳产量,增加优质粮食供给,以优粮优产优价促进粮食稳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是生产和流通的关系。统筹“产购储加销”各环节,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增强储备和加工能力,延长粮食产业链条,更好发挥整体效应。
四是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既着力解决当前的结构性矛盾,又着眼长远、强化弱项、巩固基础,保持粮食安全形势稳中向好。
五是国内和国外的关系。坚持立足国内基本解决全国人民吃饭问题,同时积极开展粮食安全国际合作,有效利用国际市场资源。
六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也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
实践证明,只有系统把握、统筹协调,才能实现各项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协同,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增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总体效应。
创新引领和高质量发展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
在保障粮食安全的过程中,坚持以创新激发活力、培育动能,研发推广新技术,推动粮食稳产提质增效。
培育壮大新主体,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和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支持发展粮食耕种、产后、储销等环节社会化和专业化服务,带动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轨道。
积极探索新路径,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在稳定粮食产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实践证明,只有加快政策创新、技术创新、业态创新步伐,提高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才能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近年来,随着储粮技术发展和智能化粮库建设,对库存粮食可以做到“低温、低氧、低耗”绿色管理,实现“减损、降耗、保鲜”。图为2020年8月18日,在中央储备粮荆州直属库有限公司仓库,工作人员正在对粮食温度进行复核。人民图片 黄志刚/摄
为民造福、扛稳重任是强粮兴粮的初心使命
从粮食领域来看,具体体现为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转变。
围绕“为耕者谋利”,严格落实收购政策,优化粮食产后服务,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多渠道让种粮农民分享改革发展红利。
围绕“为食者造福”,完善城乡配送供应网络,推广新业态新模式,加强粮食质量监管,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粮油产品和服务。
围绕“为业者护航”,大力实施“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实践证明,只有切实抓好兴粮之策、惠农之道、利民之举,才能将粮食安全各项政策举措真正转化为人民的切身利益,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检验。
来源:求是网
编辑:李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