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洞庭粮仓 廪实物丰——常德确保粮食安全抓实粮食生产工作走笔
2021-03-23 16:04:12 字号:

铁牛轰隆翻沃土,浸水稻种催嫩芽……早春三月,沅澧大地一片忙碌,在春耕备耕的热闹景象中,“十四五“开局之年的粮食生产拉开了大幕。

仓廪实,天下安。2020年9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十分关心粮食安全,要求扛稳粮食安全的重任,稳步提升粮食产能。常德作为传统农业大市,素有“洞庭粮仓”之称,全市9个区县(市)中8个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7个是国家粮食大县,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连续17年居湖南省第一。

如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沉甸甸的嘱托,如何贯彻省委省政府确保粮食安全的一系列部署,如何调动全市各级各部门推进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扎实抓好“米袋子”工程,让“洞庭粮仓”越来越丰实,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常德力量?

2020年12月2日,全市粮食生产部署会议提出7条要求和举措抓好粮食生产;2021年1月9日,市政府七届十一次全体会议对全市粮食生产春耕备耕进行安排部署;2021年1月14日,全市粮食生产和种业安全工作调度会强调当前要主抓12项具体工作;2021年2月20日,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对粮食生产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

层层调度,周密谋划,结出丰硕的果实。2020年,常德市实现粮食面积、产量“双增长”,扩面46.65万亩,增产13.98万吨;2021年,常德要确保实现粮食种植面积885万亩、产量373万吨,其中早稻面积达到275万亩以上。

牛年的春天,在1.82万平方公里的沅澧大地上,勤劳的人们劳作起来了,嫩绿的谷芽探出头来,正拔节生长!

稳住耕地质量与数量缺一不可

藏粮于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提高耕地质量,稳住耕地数量,缺一不可。

“小田变成大田,你们看,我们丘陵地区是不是也有点北方大田的感觉了?”3月15日,站在津市市白衣镇金坪村千亩连片的农田旁,镇长李睿神采飞扬地介绍着。在过去,金坪村的耕地高矮不平、大小不一,经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后的新农田,阡陌互通、排灌配套,还多出了不少面积。

“现在真的方便很多,即使是位置不好的田,旋耕机、收割机都能开进去了,每丘田还有一个水龙头,一打开就有水进来。”站在一旁的村民对此赞不绝口。

好地产好粮,2020年,常德市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51.66万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50万亩。2021年,常德将确保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50万亩以上。

农田质量保证了,数量必须要跟上。

今年来,临澧县烽火乡的镇村干部几乎没有休息,带着严禁“非农化”“非粮化”“抛荒”的政策,在每家每户宣讲、搜集情况,为了实现全乡万亩示范片连片的梦想,干部们与农户同吃同住,克服层层难关恢复了私屋、农场组等4个组近400亩的烂泥抛荒田的复耕。

对于耕地使用问题,常德市更是铁腕治地,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五不准”“六严禁”,全市范围内严禁耕地撂荒,对于撂荒严重、抛荒连片达5亩以上的区县(市),一律取消年终农业农村相关工作评优推先资格。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常德市耕地面积稳定在760万亩,居全省第一,粮食生产的“底气”更足了。

示范是风向,榜样是标杆。今年,常德市由书记、市长、副书记、分管副市长带头,分别在粮食面积最大的四个区县,各办一个万亩示范片。区县(市)及五小区、粮食主产乡镇参照市级示范,建立主要领导万亩、千亩示范片。市、县两级领导创建示范片44个,面积达到20.1万亩。

3月初发布的《全市粮食生产督查通报》显示:全市经营主体、种粮大户、家庭农场、散户等种粮面积对比去年有所提升,2月中旬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调查120个农户,2021年共流转面积52338亩,计划粮食种植64226亩,其中早稻25421亩,分别较上年增长11.5%、14.6%、17.7%。

受益于“技”种粮渐趋现代化

粮食安全与生产,根本在耕地,出路在科技。

从品种优化、农技推广、规模作业上要效能。行走在生机无限的沅澧沃野,记者感受到了科技迸发的蓬勃力量。

品种如何选?在双季稻选种上,“早专晚优”是适应常德市场的“黄金搭档”。鼎城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钟兴满说,去年,部分农户因为品种挑得好,挑选了特别抗寒的“桃优湘3”,晚稻价格卖得高,每50公斤卖到180元,高于普通稻谷的市场价。种粮效能上来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自然也就高了。同时,全市加强高档优质稻新品种选育和示范,2020年,优质稻种植面积达500万亩,其中“常德香米”等高档优质稻种植面积达286万亩。

粮食怎么种?同样,鼎城区的做法让人眼前一亮。该区印发的《2021年早稻生产明白卡》成了农户们的“宝贝“。谢家铺镇施家陂村五组村民陈双武今年种了4亩早稻,在发放明白卡时,他特意多要了一张,一张贴在家里,一张揣在兜里。“真的是好,什么时间该干什么,什么时间要注意哪些,都写得一清二楚,我们看得心里踏实。”陈双武说。除此之外,该区农业部门还建立了多个粮食生产微信群,每天发布各类信息,统一指导。

常德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春耕时节,各地均成立粮食生产技术服务指导小组,分解责任到人、技术到片到田,确保各项关键技术落实落细,参与技术服务的基层农技人员达810人,大家毫不懈怠,线下线上结合,指导农户科学种粮。临澧县、澧县、鼎城区等对合作组织、种粮大户实行技术“特派员”制度,确保合作社技术支持全覆盖。

田地谁来管?交给机械化和专业化组织。3月18日,在澧县锦绣千村粮食产业园,全自动播种机上,两台叠盘机正在有序运转。装基质、洒谷种、覆表土、浇润水,一会儿的功夫,一张张秧盘就做好了。据了解,一台全自动水稻播种流水线每小时可完成800-1000张秧盘制作。产业园负责人告诉记者,集中育秧对早稻秧苗规避“倒春寒”影响、提高秧苗素质等大有裨益。今年,锦绣千村农业合作社承担了早稻工厂化育秧3.5万亩的任务。

在今年的春耕生产中,全市准备了10万台农机具,新增22个、扩建5个育秧工厂,为粮食生产保驾护航。目前,全市所有新建和扩建的育秧工厂基本完工,投入使用。464家省级现代农机合作社也全面投入春耕备耕。常德市农机事务中心主任肖轻云介绍,预计全市实现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将达81.5%以上。

政策“输血”内生动力被激发

天有不测风云。2020年,漫长的阴雨低温极端天气袭来,汹涌的新冠肺炎疫情袭来,农业生产受到影响。新的一年,为了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常德市加大补贴力度。

“谁种粮食谁受益,谁符合条件补贴谁”,基于这项原则,各个地区的粮食生产奖补政策具体到早稻扩面、集中育秧、乡镇(街道)奖补、农机具补贴等具体项目,金额可观,均超历史水平。

据统计,2021年各区县(市)、管理区共计划投入粮食生产财政资金2.464亿元,比去年增长49.7%。其中,鼎城区计划投入7000万元,金额最多;澧县计划投入3300万元,和去年相比增长230%,增幅最大。2020年,全市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近8亿元、稻谷目标价格补贴2.1亿元,落实早稻生产配套资金1.02亿元,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对大户购置农机给予配套贴息,安排粮食奖励资金200万元对先进村、新型经营主体给予奖补。

“现在种粮政策好,补贴多,在去年900亩的早稻面积基础上,我今年翻了一倍。”桃源县陬市镇三里铺村种粮大户娄言明告诉记者,今年1800亩早稻种植,可得到75元/亩的集中育秧奖补,3000元的双季稻适宜区奖补,35元/亩粮食目标价格补贴,175元/亩地力保护补贴,由于今年面积增大了,他新购了一台抛秧机,也得到了6万元的补贴。

强化粮食生产、收储、加工政策保障,一批批资金源源不断输入农业生产领域,农民和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收益提高了,农业的“造血”功能更加强大。

“订单”服务好粮卖出好价钱

种出好粮,也必须卖出好价钱,保障农民利益才是硬道理。

一纸订单,让粮农心里托了底。澧县城头山镇大庙村种植大户孙圣海感慨:“去年,我加入了锦绣千村农业专业合作社,开展订单生产,头季收购单价1.7元/公斤,二季收购单价2元/公斤。每亩节约综合成本有30元。”在武陵区芦荻山乡,157户农户同样尝到了订单农业的甜头,在与阳光雨露水稻种植合作社签下订单后,稻谷每亩收购价比市场价格高了10%。

龙头企业、合作社为小户散户提供代耕、代播、代收等全环节服务,全市粮企与合作社、农户签订购销协议比例达70%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三年保持在8.9%以上。目前,全市种粮大户稳定在2.5万户、粮食合作社达2000个以上,带动93.4万粮农种粮,流转耕地378万亩,占总面积近60%。“抱团种田”,在常德已经成为风尚。

打响品牌,提高粮食“身价”。在常德,14家企业授权使用“常德香米”地理标志,力争3年在核心区域发展50万亩。金穗米业尝到了甜头,“好口碑不愁市场,常德香米粒型好、口感香,一斤比常规米贵一倍,品牌农业是今后的发展方向。”总经理苏运德表示。

强龙头才能稳产业,作为常德稻谷加工企业的龙头,精为天米业蹚出新路,一粒稻谷变身胚芽粉,附加值提高5倍以上。立足创新,该公司年产精米10万吨、食用油3万吨、胚芽食品1.5万吨,一条粮食产业链,紧紧“链”住了6000多户种粮农民。目前,全市拥有市级以上粮食加工企业112家,2020年实现粮食加工产值486亿元。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在四季迭变轮回中,人们耕耘着脚下的沃土,体验着劳动的快乐,享受着丰收的盛宴。为生存发展计,为粮食安全计,为丰实“洞庭粮仓”计。

常德,永远在路上一刻不停歇。

来源:常德日报

编辑:丁洵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