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解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粮食安全党政同责
2020-12-31 09:34:16 字号:

12月28日至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到,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明年我国将进入“十四五”时期,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这样一个重要历史节点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有何亮点?又传递出哪些新信号?多位专家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本次会议最大亮点是明年乡村振兴的全面展开。从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安排部署农村工作的最高工作会议,一般在12月中下旬召开,总结过去一年的经验,并部署下一年的工作。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脱贫县设置“5年过渡期”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而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从结果来看,经过几十年特别是近8年持续奋斗,我国已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农民收入较2010年翻一番多,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取得历史性成就。

接下来的任务即是守住脱贫攻坚成果。会议强调,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包括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等。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章元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已经战胜现行标准下的绝对贫困,但贫困户脱离贫困后的生产生活基础还须继续巩固,部分家庭可能还会因为遭受一些意外冲击而返贫,因此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巩固脱贫成果并织牢防止返贫的网就尤其重要。

此外,会议首次提出,要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要对现有帮扶政策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合理把握调整节奏、力度、时限,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对于这一新提法,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表示,不少的贫困县,脱帽之后,如果后续的各种政策没跟上的话,可能又重新回到贫困状态,因此需要在过渡期内保持政策的稳定性。

今年3月召开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提出4个政策不摘,即“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就是让脱贫变得可持续性。这次会上正式明确时间期限,即在5年过渡期内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这对于已经脱贫县来说是非常好的信号。

“‘5年过渡期’的提出非常重要,一是给了那些脱贫摘帽县一个定心丸,二是5年时间和‘十四五’规划是相结合的,也就是让我们的政策衔接有了缓冲和调试的阶段。”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唐丽霞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重心转移涉及很多领域工作的方式方法,现在政策调整有了缓冲时期,让各个地方有更多时间去探索和实践。

“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17年,中共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当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了“三步走”的时间表,即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第一步已经迈出,乡村振兴战略在新发展阶段将如何部署?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到,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今年是实施乡村振兴三年试点的最后一年,也是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年。过去8年主要的任务就是脱贫攻坚战,从明年开始,三农工作的重心不再是解决贫困问题,而是要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要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郑风田表示,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虽同为三农工作,但脱贫攻坚是解决温饱问题,而乡村振兴是解决富有问题,三农工作的重心是让农民变富有。

此外,今年会议有还几个新提法值得关注。郑风田提到,一是要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就是把乡村振兴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高度,而不仅仅是农口的事。二是提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强调未来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还是在农村。这次把乡村振兴上升到民族复兴的高度,也是让全国人民都来帮助农村、建设农村。

章元表示,中国在已经取得全面决胜脱贫攻坚胜利的重要历史关头,适时地将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转移,是对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和推进,也是党的工作重心向前做出的一步重要迈进。

“一方面,中国已经消灭了现行标准下的绝对贫困,另一方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城乡居民的收入和消费差距依然较大,城乡社会发展程度差距也较大。”章元认为,带领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因此这一工作重心的转变,意味着下一阶段的政策和政府工作重点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

要有更有力的举措、更强大的力量来推动乡村振兴

会议强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具体来看,包括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等七点要求。

郑风田提到,上述七点内容最近三年中央都制定了专门的文件和规划,预计明年这些政策与规划就会逐步地落地,在一号文件中也会更加细地去讲。“这一次是从顶层的思路吹响全面乡村振兴的号角,提出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各级党委要扛起政治责任,县委书记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当好乡村振兴的‘一线总指挥’。”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表示,这一次提出的乡村振兴框架非常明确,从产业振兴到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再到组织建设和乡村建设,方方面面都有涉及,主要手段则包括深化改革、推进城乡融合等。这些内容过去几年里都有提到,也取得一定成效,但乡村振兴工作仍有一定难度,局面还没有完全打开。“这次会议实际是提出了目标任务,明确了责任,也画出了重点,有助于我们三农工作的真抓实干、确保成效。”他说。

会议还提到,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选派一批优秀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岗位,把乡村振兴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广阔舞台。

“这实际上也是要改变当前农村人才外流的一种单向流动局面,把一些人才资源伴随乡村振兴的过程,重新返回到农村里去,让这种资源要素得到双向互动,甚至说鼓励一些发展的资源,从城市向乡村去流动,从其他产业向农业产业去流动。”唐丽霞解读道。

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实行党政同责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今年以来,受新冠疫情、蝗灾等因素影响,粮食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焦点。会议强调,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并首次提出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实行党政同责,“米袋子”省长要负责,书记也要负责。

“过去粮食安全主要是‘米袋子’省长负责制,今年提出要党政同责,书记也要负责,相当是进一步强调了这个责任。”郑风田提到,今年会议从土地、农业科技、农民种粮积极性、党政同责等方面作出重要指示,覆盖了粮食生产的各个环节,还回应了生猪生产、餐饮浪费等大家关心的问题,这些都是国家重视粮食安全的具体表现。

章元也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和逆全球化潮流下,今年会议对粮食安全重视程度又进一步提升。会上针对耕地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补贴政策体系、农业供给侧改革等做出了明确具体的安排。特别地,还将“米袋子省长负责制”提升到“省长和书记双负责制”,这对调动基层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对粮食安全做了具体部署,明确要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而这两项内容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亦有体现。会议提到,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还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

“过去我们也有强调耕地不能非农化,也不能过度非粮化,但实际生产中仍然存在一些占用优质良田搞建设的情况,现在明确党政同责也是针对现实中这些问题。”李国祥提到,基于国际国内形势变化,我们要牢固农业技术的地位,发挥好农业压舱石的作用,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打一场种业翻身仗,也将带动农业整体的科技进步。

编辑:李偲

作者: 陈凌瑶

来源:澎湃新闻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